辛棄疾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雖然是首好詞,但我卻是不太認同的。我們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煩惱,或許辛棄疾說的是少年時不識的是國家殘破的愁吧。誰有可能活得一身輕松呢?
寒窗苦讀十余載,當我還沒有考上大學之前煩惱的只有一個高考,覺得只要翻過這一座大山便會找到我的桃花源,從此便無憂無慮一身輕松。可是生活又怎能讓你過的如此逍遙快活?作為學生的前半個階段我所擔心的只是成績而已,其他一切漠不關心,可是大學里不能啊。過了18歲這一道坎,作為成人的你身上也多了一份責任。大學不僅要求你做一個學霸,還需要你和身邊人交流,處理好人際這一巨大的問題。有時候甚至還得問問自己找不到女朋友真的是自身的原因嗎,雖然表面上可以裝的滿不在乎。周末打電話回家都不敢詢問爸媽生意怎么樣,生怕聽到的就是不好的消息,社團里不喜歡一個人卻也還要狠下心和氣的相處只是為了社團的長久發展。這也許就是煩惱吧。
上個星期過的很不好,在寧波這么熱的天氣里居然感冒了。一直對愛護自己的身體沒有什么概念,直到自己病倒了才發現擁有一個充滿能量的頭腦清晰的身體是多么的重要。在身體虛弱的時候人的精神世界也是易碎的。那一個星期里我開始對很多事情失望,甚至對自己的要求也變得低起來居然會有安然度過大二就行的混賬想法。不喜歡和其他人交流想把自己整個的封閉起來,the days when i desperate 真想有一個人來依靠啊。
自己萌生出的一個想法:欲望是所有煩惱的本源。人是有情感的這大概就是和動物的區別吧,但有情感就會有欲望可是我們還有理智,我覺得人生有一個必修課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我自己本身是一個狂熱的數碼迷對一切新奇的數碼產品都有強烈的欲望尤其是耳機和單反。可是當你日思夜想的東西卻不能據為己有,久而久之心中會有一種挫敗感煩惱便隨之而來。為了省下錢買自己中意的東西省吃儉用甚至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這難道就是我所想的嗎?我討厭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也不想考父母過活,也許有人說為自己喜歡的事物省吃儉用不是理所當然嗎?就像為自己喜歡的人粉身碎骨又何妨?可是人都沒了要你的愛何用?或許可以說我現實可是浪漫的東西大多數只是存在于已是作品當中吧。人沒有欲望的時候大概也只是存在于小時候吧,對我來說就是高中以前吧。我什么也不懂,不懂情不懂愛,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學習也不愁朋友。和朋友談笑著屬于小孩的話題,驕傲的沒心沒肺的度過一天又一天。我試著安慰自己長大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責任,可是有些東西明明可以不去追求的呀。開始傾向于極簡主義不再執著于那些看似重要的事,腦袋放空,少一點的欲望。
努力的把自己做到最好,以最完美的自己去迎接屬于我的幸福。欲說還休時,試著說天涼好個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