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的夢:《進擊的巨人》劇情全解析(上篇)

《進擊的巨人》劇情全解析

--上篇: 巨人的冰與火之歌--

---------------------------

本文中的推理與腦洞,深受這兩篇神貼的啟發,感謝!它們是:

搖魂 進擊世界的文字全解析

http://tieba.baidu.com/p/2579392101

(以下引用時簡稱為【文字神貼】)

NifengAC【回顧與分析】重新仔細讀一讀進擊的巨人的劇情http://tieba.baidu.com/p/3818342647

(以下引用時簡稱為【回顧神貼】)

建議先看這兩篇神貼。

---------------------------

我之所以要解析《進擊的巨人》,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巨人》是一部草蛇灰線的作品。作者諫山創在接受采訪時說過自己早就構思出《巨人》的主線情節和結局,連載時只是補足細節和微調。所以《巨人》并不像那些根據連載時讀者反響而隨意增刪大段情節的一般少年熱血漫畫那樣打到哪里算哪里(《七龍珠》,說你呢) ,而是根據那個一開始就擬定好的脈絡,在劇情中埋下大量伏筆、線索、暗示。因為有這些線索,推理才有可能。而且從目前的跡象來看,諫山創并沒有打算挖坑不填(好難得)。所以我只是搶先作者一步填坑而已,我相信作者自己最后會把坑填上的(我就是這么善良)。

《巨人》可能是一部硬科幻作品。這倒不是說故事里的各種超現實事物在科學細節上都要完全站得住腳,而是說《巨人》的設定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很有點不講理、很有點扯,但隨著各種科技細節的揭示,我們有理由相信,故事真正的時間背景是在一個高科技的未來世界(或者是至少科技水平與當代相當的一個世界里)。比如——

《巨人》里超自然的那些東東,似乎不全然是作者拍腦門想出來的瞎設定,而應該都是些在這樣的高科技設定下有可能出現的東東,整個故事里出現的怪力亂神的東東,在故事框架內能夠自洽。下篇中對于技術方面的腦洞,正是基于這一點(上篇不太涉及)。

3.《巨人》是一部有相當的文學追求的作品。雖然很多人覺得諫山創畫技糟糕,但是我覺得他所展現出的文學表現力還真是讓我特別服氣,比如這幾個經典場景的表現力——

我男神梁文道老師對此曾經有過分析,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開卷八分鐘:諫山創《進擊的巨人》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104/318bc585-8470-4268-97be-4d650a87c9cf.shtml

既然有文學追求,那么它里面就會包含一些經典文學中通常會有的要素。比如說,故事主題會涉及對宿命的抗爭——這正是《巨人》的主題,也是一大波經典文學的主題;再比如說,開頭這一幕——

這兩句開場白的口吻,有沒有讓大家想起馬爾克斯老濕《百年孤獨》的那段著名開場白呢?——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再比如說,表現手法上,經典文學善于“正事反寫”,最典型的比如有《紅樓夢》這樣的,看著像寫繁華,實際是寫繁華的幻滅。也就是,實際想表現的,與表面的符號正好相反。《巨人》會不會有這樣的表現手法呢?我想是有的。請出韓吉女神為我背書——

我的部分腦洞,就來自于《巨人》里有不少細節其實是“正事反寫” 這一假設,我相信《巨人》中有不少東西,真相與表象可能正好是相反的。比如說,巨人的真相,可能就是一種“小東西”;比如說,艾倫的身世,與目前看到的表象正好相反。

那么,接下來,本文將用小學語文老師教給我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記敘文六要素”來簡單粗暴地概括、推理、腦洞《進擊的巨人》中的一些重要謎團。鑒于巨人的連載貌似已經開始接近尾聲,接下來的連載內容肯定會密集發布官方謎底,所以本文注定隨時被新的連載內容打臉。但是我們企業家(我最近創業了呢~)從來就不怕打臉。

(老羅,我是愛你的)

上篇先分析時間、地點、人物。

一、地點

從易到難。我們先來分析《巨人》的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準確的說是劇中的三重城墻,坐落于地球上的何處。線索藏在以下這些地方。

線索一:首先是【文字神貼】破譯出的單行本內封上的文字——

這里得到的重要信息有:

人類爆發了世界大戰,大部分人類因為戰爭死亡。

然后,巨人出現。

殘存的部分人類開始逃亡。

方向:出海。新大陸。

三重城墻在逃難的人類到達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在采納這些信息之前,我們先要問一個問題,這些信息都可信嗎?

我的答案是,不全部可信。因為這個內封上的東東其實是現在的墻內人的歷史教科書的一部分。漫畫中多次出現過墻內學校使用的教科書,正是這種圖文混排風格的“圖畫書“——

所以,上面這個神秘的內封上呈現的信息,其實是初代王修改過墻內人類的記憶之后希望人們相信的歷史,并不一定全部都是真實的歷史。那么以上五點信息,哪些是可信的呢?我認為除了5,前4點全部可信。理由是,只有城墻的真正來歷——墻是由墻內巨人初代王所造——是初代王和雷斯王族極力隱瞞的,因此需要篡改。其他4點,似無必要。

所以,城墻所在地,是一處海外的大陸。換句話說,一個很大的島嶼

線索二

阿明爺爺偷藏的禁書——

這里很多朋友可能會產生誤解,以為阿明爺爺私藏的這本書是人類進入到城墻之前流傳下來的一本古代地理書。其實不是!如果是的話,那么從書里能解讀出來的信息應該是對外部世界的一個宏大、完整得多的描述,會遠遠多于以上這些。

而從以上幾幅畫透露出來的信息推斷,這本書的作者并不了解外部世界,他并沒有對外部世界的知識,而只是對他在外部世界的所見所聞做了一些零零散散的記錄。所以這本書應該是城墻文明開始的早期(至少比阿明爺爺早一點),某位像后來的調查軍團成員那樣的人物,走出城墻探險,偶然走得比較遠,然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的“游記”而已

他曾經走到過海邊,并且看不到海岸線的邊緣,因此推測這個世界大半被海包圍——而這一點與前面的“大島”假設吻合。

然后,這位作者又游走到這個大島的內陸,目睹了“火焰的水”、“結冰的大地”、“砂的雪地”,這顯然是一些特殊的地貌或者地理現象,但由于這位作者并沒有關于這些地貌的知識,所以他只能對這些東西做很文學的描述(而不知道它們到底叫什么)。

那么,“火焰的水”、“結冰的大地”、“砂的雪地”到底是什么呢?

“火焰的水”:一些字幕組翻譯成石油,顯然是過度詮釋了。按照上面的解讀,“火焰的水” 是游記作者親眼看到的東西,也就是明明有火焰,在燒,卻像水一樣流動的東西。那還能是什么?巖漿唄!

“結冰的大地”:冰川。

“砂的雪地”:有砂,說明是沙漠或戈壁地形;但又有雪。怪了,沙漠不都是特別炎熱的嗎?還真不是,有一種沙漠叫做寒漠(cold desert)。定義:兩極、高山或高原等寒冷氣候下的荒漠。寒漠地區的寒凍物理風化作用強烈,形成大量巖屑。所以“砂的雪地”其實就是寒漠。

所以目前的推理有:這個地方是個大島,島上有巖漿(火山),有冰川,還有寒漠。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不過我還是再補幾刀吧。

線索三

漫畫中公布過城墻所在地的地形——

中間高,越到外圍越低。這種地形,叫做臺地

維基百科:

臺地(英語:Plateau、table land)是一種凸起的面積較大且海拔較低的平面地形。臺地中央的坡度平緩,四周較陡,直立于周圍的低地丘陵。有人認為臺地是高原的一種。但一般而言,海拔較低的大片平地稱為平原,海拔很高的山地上的大片平地,則稱為高原,如青藏高原。臺地則介于兩者之間,海拔在一百至幾百米之間。故當Plateau或tableland譯為中文時,需注意該地形的高度。簡言之,臺地就是被推平的丘陵。

所以目前的推理變成:一個大島,島上有火山、冰川、寒漠、臺地

線索四:

厄特加爾堡的罐頭文字:

根據【文字神貼】的分析,其實《巨人》出現過的,只有一種文字(但包含兩種變體,類似于中文的橫排與豎排)。上面這一段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誤解,是因為中文翻譯錯了,其實這里萊納并沒有說“我看不懂這種文字”,而是說“我看不懂這個字是什么意思”,他其實是說,雖然他能通過拼讀讀出“鯡魚”這個音,但是不明白“鯡魚”的意思。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見過也就無從知道鯡魚是個什么東東。

但是,尤彌爾知道!

也就是說, 尤彌爾本來生活在一個可以看到、吃到“鯡魚”的地方。而根據【文字神貼】的科普, 日文里的『鰊』比中文的鯡魚所指的面要狹窄得多,基本上專指【太平洋鯡Clupea pallasii】。

而這種魚的分布是(來自【文字神貼】 ):

——分別是太平洋東、西海岸,以及北歐海岸。

也就是說,尤彌爾本來可能生活在這三個地方中的一個。但是,太平洋東西海岸可以排除。因為“尤彌爾”正是北歐神話里巨人始祖“冰霜巨人”的名字。這個名字,諫山創肯定不是拍腦門瞎起的。因此,尤彌爾本來生活在北歐海岸。而她在墻外某處游蕩60年后重新變回人,終于有機會來到城墻內隱匿生活了一段時間。這說明,城墻所在的大島,離北歐海岸不遠

所以目前的推理變成:一個大島,島上有火山、冰川、寒漠、臺地,它離北歐海岸不遠

線索五:

仍然是根據【文字神貼】的分析,與萊納沒見過鯡魚類似,墻內人沒見過猿類,所以當猿猴巨人出現時,墻內人都只覺得是某種野獸,而叫不出“猿”或者“猴”這樣的名稱——

但是,萊納他們無疑是知道“猿”的。

所以目前的推理變成:一個大島,島上有火山、冰川、寒漠、臺地,它離北歐海岸不遠,島上沒有猴子

好吧,可以亮出答案了,符合以上條件的地球上基本上只有一個地方——冰島

地理位置上,冰島屬于北歐文化圈,離北歐海岸相當近,符合靠近北歐的特征。

冰島被稱為冰與火之島,島上多火山,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符合火山這一特征。

△2010年爆發的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火山灰讓整個歐洲航班停飛

冰島不僅是第四紀冰帽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現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積占全島的11.5%。符合冰川這一特征。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

冰島內陸大部分地區被高原荒漠覆蓋,但是這里是荒漠的原因并不是炎熱,而是因為土地總被雨、雪浸潤,所以植物難以生存。符合寒漠這一特征。

△冰島高原荒漠

地勢上,冰島地形大部分是臺地,臺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間。符合臺地假設。

在人類將哺乳動物帶到冰島之前,冰島的陸生哺乳動物只有一種,就是北極狐,沒有猴子。

至此,線索全部吻合。三重城墻所在地是冰島

所以這個故事的開頭應該是這樣的:人類世界大戰,大量人口滅絕;巨人出現,肆虐歐亞非及美洲大陸,繼續滅絕人類;初代王帶領殘存人類中的一部分逃到當時可能還未受巨人威脅的冰島,筑起城墻。從此與外界隔絕。

鑒于萊納等人從南部攻擊城墻,以及南部本來就有較多無腦巨人,以及墻內氣候并非十分寒冷,城墻的位置應該是在冰島南部離海不遠處

“地點”之謎,解開!

順便還帶出了一個小結論——現在殘存的人類,至少有三個聚居地。分別是:

聚居地1冰島某處。初代王建立。防御巨人方式:城墻。他們十分類似于生活在長城邊上的史塔克家族——

族語:“凜冬將至。”

(先別急著打我,我后面會分析,墻內人真的跟“凜冬將至”這個意向相連。)

而艾倫所在的調查軍團,十分類似于守夜人軍團——

“長夜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

聚居地2: 北歐海岸。尤彌爾的祖先建立。防御巨人方式:有可能是住在船上(這是腦洞)。這群人有可能是終身生活在海上,靠住在船里遠離巨人的襲擊,吃魚維生。所以他們十分類似于葛雷喬伊家族——

“逝者不死,必將再起,其勢更烈。”——咦?這句咒語說的不就是尤彌爾嗎?

以上兩個聚居地是比較明確的。稍微要推理一下的是第三個聚居地,也就是萊納他們的“故鄉”所在地。

萊納他們見過猴子,所以這個地方不在冰島,而是在舊大陸,基本上也就肯定是在歐洲大陸。而他們沒見過鯡魚,所以故鄉是在歐洲大陸的內陸。

那么,他們靠什么來防御巨人的呢?總不能又是城墻吧?那可是初代王的bug級能力才搞得出來的東東啊。我腦洞的結果是:歐洲多山,巨人體型龐大,適合在平原奔跑,卻未必善于攀爬,所以“故鄉”應該是在歐洲大陸的崇山峻嶺之上,利用陡峭的山峰來阻擋巨人的。“故鄉”,在歐洲大陸的高山上。

所以——

聚居地3:歐洲內陸山區。故鄉所在地。防御巨人方式:山中關卡。所以他們十分類似于鷹巢城的艾林家族——

族語:“ 高如榮耀”。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么萊納和猴哥都這么能爬墻了吧?在故鄉爬山練出來的啊。

(此處請腦補《冰與火之歌》主題音樂~)

“地點”,分析完畢。

二、人物

下一個問題自然就是,這三個聚居地里的人類都是什么來歷呢?在這一部分,我先不把三組人類的來歷全部分析完,因為涉及大量劇情分析,所以得放在“起因”部分來講。這里我們只分析一下聚居地1——墻內人的來歷

先來看看利威爾兵長的舅舅兼師傅、割喉者肯尼與他爺爺的對話——

這段話透露出來的信息有:

1.墻內人的絕大多數是單一種族。

2.阿克曼、東洋人以及中央貴族等少數人除外。他們不是那個單一種族。

那么,這個占墻內人絕大多數的單一種族是什么種族呢?這一點大家基本上已經有共識了。看書中角色的名字就知道了。

薩莎·布勞斯 Sasha Blaus

康尼·斯普林格 Connie Springer

基斯·夏迪斯 Keith Shadis……

基本上全是德國名字。

那么,城內人如果都是單一種族的話,他們就應該是所謂的德意志民族。而且從文中強調這一種族存在某種血緣來看,這些人還不是廣義上的“居住在德國的那些人”,而是狹義上的從日耳曼人傳下來的那個正統德意志民族,雖然日耳曼人在歷史上混入各種基因,但總的來說,可以認為他們在基因上是有緊密聯系的一個種族。

(是不是感覺到好像有那么些跟種族有關的奇怪的味道滲進來了?)

墻內人是惡魔的后裔

故鄉人對墻內人懷有強烈的敵意。

貝特霍爾德·胡佛被阿明用激將法激怒后, 脫口而出:惡魔的后裔

如果胡佛這句話可信的話,那么我們應該推測,雖然目前墻內這些人人畜無害的樣子,但是他們的祖先犯下過滔天大罪。墻內人的祖先,是惡魔。這里似乎浮現出了我之前提到的“正事反寫”手法,整個故事的起始部分,最能打動讀者的一直是以艾倫為代表的墻內人無以名狀的不甘與憤怒——也就是說,故事一開始,正義似乎毫無疑問屬于墻內。但是,故事進行到上面一幕時,我們有理由懷疑,真相有可能正好相反,搞不好真正的正義其實屬于墻外一方

這一點,后來在赫里斯塔·蘭斯的姐姐、繼承了初代王記憶的芙莉妲的話里得到了驗證——

——芙莉妲說,墻內人都是罪人。與胡佛的“惡魔的后裔”呼應。

再來看阿尼的回憶:

對于上面這一幕,按照【回顧神貼】的說法,我們可以看到,故鄉組對于消滅墻內人似乎有著極其強烈的正義感與使命感。萊納他們所矛盾和掙扎的,是墻內現在的人是自己本身還沒有犯下罪行的無辜者,對這樣的無辜者下手,良心無法承受,這與必須消滅墻內人的正義感與使命感產生了巨大的沖突

為什么墻內人非死不可

那么,為什么還是非弄死墻內人不可呢?

表面的原因似乎就是胡佛說到的:墻內人是惡魔的后裔,他們的祖先犯下過滔天罪行。祖輩的血債,由后輩來還。

但這個理由太不充分,“父債子還”這樣一個狹隘的復仇邏輯并不足以支撐起故鄉組那股強烈的使命感。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

墻內人的祖先曾經犯下過的那個滔天罪行,現在的這些后裔們將來還會再犯!也就是說,墻內人不但是惡魔的后裔,而且他們自己也注定會成為新的惡魔!!

這就是阿尼爸爸那股強烈的使命感的來源:沒錯,他們試圖去屠殺的,的確是一幫無辜者,但是他們知道這幫無辜者未來一定會變成惡魔。

這也就是故鄉組同樣強烈的愧疚感的來源:為了阻止那個地獄般的未來,屠刀必須提前向無辜者砍下

(這其實是一個著名的道德兩難,有很多的變體,比如說:如果你能乘坐時光機回到19世紀末,那么你會掐死尚在襁褓中、人畜無害的希特勒嗎?)

墻內人的祖先犯下過什么罪行

那么問題來了:墻內人的祖先曾經犯下的罪行到底是什么?

關于這一點,網上有過各種分析。比如有人說,故鄉組曾經是墻內的原住民,他們是被現在的墻內人祖先趕出城墻的。他們之間是祖上拆遷惹下的恩怨。乍一看有道理,甚至有一些間接的證據支持。但是我覺得這種級別的罪行在故鄉組那股強烈的使命感與愧疚感面前顯得不夠分量,太小家子氣。我認為,墻內人祖先犯下的,一定是一個不可饒恕的毀天滅地級別的滔天大罪 。想來想去,我覺得這樣的滔天大罪只有一條,那就是——

導致巨人橫行、毀滅人類的正是墻內人的祖先

現在這個地獄般的世界,完全就是由墻內人的祖先造就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罪行,墻內人在未來的某一刻還會再次犯下,當那一天來臨時,現在僅存的人類有可能無一再次幸免。這就是羅德.雷伊斯的弟弟,上一代墻內王烏利.雷伊斯口中“人類的黃昏”——

墻內人在未來為什么會再次毀滅人類呢?我的推測是——他們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無法阻擋地集體變成無腦巨人!(這一點我在“起因”中具體分析。)

綜上,我們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墻內人絕大多數是“純種”德意志人。他們的祖先,也就是某一代德國人,因為某些原因,發明了巨人,導致人類幾近滅絕。然后祖先中的其中一人——雷伊斯家的初代王,因為某種原因獲得了最強巨人力,但是他并沒有使用這種力量來消滅無腦巨人解放人類(初代王令人費解的動機放在下篇的“起因”中分析),相反,他帶領了自己幸存的子民來到冰島,建立城墻后篡改了子民的記憶,并把墻內科技鎖死在前現代水平(原因同樣在下篇中分析),使他們相信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低科技時代中的人。

到這里,下一個問題就來了:初代王設定的這個“前現代水平”的低科技時代,到底是什么年代呢?

三、時間

《巨人》的故事里有兩個“時間”需要分析。第一個是故事中的紀年之謎,比如故鄉組第一次破墻的845年——

這個“845年”是個什么鬼?

前面說到,第一代墻內人被初代王洗腦,丟失了絕大部分城墻建立之前的文明和記憶,墻內文明是被初代王生造出來并鎖死在某個水平上的。按照墻內教科書的說法,城墻是在100多年前建立的。也就是說,即便在墻內王族官方授權的說法里,也承認墻內文明只存在了100多年。那么他們的紀元又怎么會是八百多年?是從哪一年開始算起的?這個紀元的元年是什么時候?為什么不是從城墻建立開始算起?

是“公元”845年嗎?是不是初代王把墻內文明設定在了一個公元八百多年的水平呢?肯定也不對。墻內的建筑、器物、服裝至少是歐洲近代的水平,更像是歐洲文藝復興后的樣子。至少是十幾世紀。所以這個紀年也不是“公元”。

那它到底是個什么鬼紀年呢?

第二個需要破解的“時間”,是故事發生的真正的時間坐標。墻內看上去像歐洲十幾世紀的這個文明水平,是初代王制造的假象。人類真正的技術水平遠超于此。前面我提到過,書里種種線索暗示,故事真正的時間背景應該是一個技術可能不低于當前世界的時間點。所以故事真正的時間坐標甚至有可能是在未來。

所以第二個關于“時間”的問題就是,《巨人》的故事真正的時間坐標是什么時候?這部分我們放在“起因”里分析。下面先來破解第一個謎團——紀年之謎

紀年之謎

這個要從初代王的心理來推測——

初代王最大的愿望,似乎是想要讓自己這些注定毀滅的子民過上幾代人無憂無慮的日子,因此他篡改了第一代墻內人(犯錯的那一代德國人)的記憶,目的自然是讓他們忘記自己犯下的罪孽,同時也就意識不到自己在并不遙遠的未來注定毀滅的結局。

這樣一來,除了一小撮對墻外始終充滿好奇的頑固分子(調查軍團)之外,大部分失憶的墻內人和他們的后人就可以傻呆呆地過上了黃昏來臨前最后那么點兒和平安樂的時光。初代王認為,這對于注定毀滅的人類來說,是一種幸福。

那么,回到我們的問題,在設定墻內的紀元時,初代王自然不會設定成外部世界真實的紀元,那個真正的紀元一定會勾起墻內人對真實歷史的記憶。那么設定成什么呢?

既然要讓墻內這些德國人忘記自己的罪孽,既然要讓他們活在一個自我感覺足夠好的虛假年代里,那么索性就把墻內這個虛假時代的元年設定在德意志這個光輝的民族誕生的那一年吧。德國這個民族國家雖然是晚近才建立的,但早在德國誕生之前,德意志民族一直以另一個“類國家”的形態屹立于世界,那就是神圣羅馬帝國

神圣羅馬帝國紀年

公元962年2月2日,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王奧托(Otto I)加冕,稱頌他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是為神圣羅馬帝國之始。德意志民族,就是在那一年,開始以“神圣羅馬帝國”這樣一個民族共同體書寫屬于自己這一民族的輝煌歷史。那么,如果要營造一場德國人懷舊的春夢,那么把這一年作為紀元元年不是正合適嗎

△德王奧托,“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

墻內紀元,其實就是神圣羅馬帝國紀元。神圣羅馬帝國之始的公元962年就被作為墻內紀元的元年。所以《巨人》故事開始的故鄉組第一次破墻的那個845年,在年代上就相當于962+845-1=1806年,也就是公元19世紀初。

也就是說,初代王希望墻內人相信,自己活在一個科技水平約等于歐洲18世紀到19世紀初左右的時代。初代王之所以把墻內鎖死在這樣一個水平,估計是他認為這樣的科技水平剛好可以提供足夠的生產力讓墻內人安穩度日(具體原因下篇再聊)。

請注意,這里并不是說845年在外部世界的真實年代就是1806年,而是說,初代王希望墻內人相信自己生活在17XX-18XX年前后這樣的一個時代而已。

上面兩張圖,第一張18世紀德國油畫,某地市場一瞥;第二張是漫畫里的希干希納區,大家可以放在一起感受下。

驚人的巧合:真實歷史上的845年

以上這個腦洞,本來是我拍腦門想到的。但我開完這個腦洞后,隨手去查了一下真實歷史中的845年,也就是公元1806年的德國(那時是普魯士)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把自己嚇了一跳——

作為反法同盟成員的普魯士,那時正在與歐洲的那位軍事“巨人”拿破侖打仗。結果,1806年10月27日,拿破侖輕易擊破普魯士軍,攻入柏林。

柏林城墻被攻破!!

那時的柏林有城墻嗎?當然有!

叫做柏林關墻(Berlin Customs Wall)——

它主要用于通行管理和在城門收稅。有18個城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圖中左側的Brandenbuger Gate——現在仍然是柏林地標建筑的勃蘭登堡門

上圖是現在的勃蘭登堡門,是二戰后重建的。它最著名的標志,是城門上方的勝利女神與銅車馬——

但是在1806年拿破侖占領柏林時,原版的那個勃蘭登堡門上面的,并不是勝利女神,而是和平女神。因為勃蘭登堡門原先是為紀念和平而建。

1806年10月27日,拿破侖耀武揚威地從由勃蘭登堡門進入柏林,而勃蘭登堡門上的銅車馬與和平女神作為戰利品被拿破侖帶回了法國。

這個在1806年破墻時被拿破侖順走的和平女神,名叫厄瑞涅(Eirene),是希臘神話里時序三女神之一,代表和平。對應的季節為“”。

這是和平女神厄瑞涅的雕塑(不是城門上那個,大家做個參考)——

這是《巨人》里被鎧甲巨人撞碎的瑪利亞之墻上的瑪利亞女神標志——

——連發型都一樣啊!

至此,我幾乎可以完全確定,諫山創在創作《巨人》的開場一幕時,靈感來源之一肯定是1806年拿破侖攻破柏林城墻事件!連城門上的女神這樣的細節,都幾乎是完全照搬當年。

諫山創應該就是以這一事件為起點,開始構建出前面提到的“神圣羅馬帝國紀元”這些細節的。

紀元之謎,破解!

于是接下來,順便就破解出了三道城墻上的女神的原型。既然瑪利亞之墻的瑪利亞女神的原型是時序三女神的和平女神厄瑞涅,那么剩下來的兩道城墻當然就是時序三女神中的另外兩位了。

(時序三女神在希臘神話里各對應一個季節,分別是春夏秋,沒有冬天,因為希臘沒冬天嘛。)

最外層:瑪利亞之墻

女神:瑪利亞

原型:和平女神厄瑞涅(Eirene)

季節:秋

象征:隔絕巨人,保證人類在墻內的和平生活。

中間層:羅塞之墻女神:羅塞

原型:公正女神狄刻(Dike)

季節:夏

象征:道德正義,人類的公義。

最內層:希娜之墻

女神:希娜

原型:秩序女神歐諾彌亞(Eunomia)

季節:春

象征:法律和秩序,并維護社會的安定;王族與憲兵團對墻內世界的統治。

從里到外,依次是春、夏、秋三位時序女神,一層比一層更靠近寒冬。而寒冬,自然就是墻外那個巨人統治的世界。

現在如果我再說《進擊的巨人》的主題就是“凜冬將至”的話,你應該不會打我了吧?

巨人,不就是《冰與火》里的異鬼嗎?

這里順便又可以腦洞出故事里三大軍團的原型——

調查軍團=條頓騎士團

故事的主角——調查軍團——當然就是德國/普魯士軍事貴族的前身,德意志的驕傲,歐洲中世紀三大騎士團之一的條頓騎士團

這是條頓騎士團的標志:

把中間的鷹摳出來,留下翅膀,就成了調查軍團的標志:

那么另外兩個軍團的原型,自然就是剩下來那兩個騎士團了。

屯駐軍團=醫院騎士團

醫院騎士團的標志:

像不像四片花瓣?再加一些花瓣,就成了屯駐軍團的標志:

憲兵團=圣殿騎士團

殿騎士團的標志:

馬頭+馬頭前面的長矛這一部分摳出來,就成了憲兵團的標志:

好,上篇到此結束。下篇我們接著分析起因、經過、結果。

不靠譜預告——在下篇中,我將破解《進擊的巨人》中最詭異的一個謎團——艾倫的預知夢


文:魏知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01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73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1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39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68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04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1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7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0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26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5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39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3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4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1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1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