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 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抱石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
? ? ? 屈原是楚國的一位愛國詩人,古時候,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叫秦國。他一直想攻占齊國和楚國,屈原就提議聯合齊國攻打秦國,可是楚國的國君不聽他的建議,反而把他貶官流放。 后來楚國被侵占,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被消滅,心如刀割在農歷5月初五這天,他寫下最后一首詩《懷沙》,隨后悲憤的抱石投入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避免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包好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蝦。從此人們把五月初五這天定為——端午節。
? ? ? 端午節這天,我們家也會包粽子,準備好食材:粽葉,糯米,紅棗,豆沙……首先,泡好粽葉和糯米,然后拿一片粽葉折成三角形為了防止漏米,先放好一顆紅棗,再放一勺糯米。再左右對折兩下,用線纏好,就這樣,一個個小粽子包好了。玻璃水開以后把粽子放進去,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煮熟了,打開鍋蓋,粽葉的清香或者糯米的香甜,真讓人垂涎三尺!
? ? ? 這小小的粽子里包含著屈原愛國的精神, 愿這種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