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經歷過往昔的坎坷才能唱得出勝利的凱歌,幾十年后,歲月留下的除了臉上的印記,還有刻在心底的故事。那些故事,一幕幕,一幕幕……無時無刻的不再提醒著、激勵著我們。
他年過五旬卻依舊朝氣蓬勃,歷經滄桑卻依舊世事善真,穩(wěn)坐成功卻為人謙遜……他就是李伯虎。山東泉利之星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東儒商研究會理事、中國家具協會會員、中國商業(yè)發(fā)展聯合會常務副主席。
從最初的拜師學藝到家庭作坊再到如今有規(guī)模有品牌的企業(yè)。他用自身行動向我們證明這世界上存在著無限的可能,只要你想做,所有的困難都只是一個過程。男人這輩子離不開責任,對家庭、對父母,更是對企業(yè)員工對社會的大責任!
沂蒙這片熱土,是李伯虎夢開始的地方。1962年,李伯虎出生在河東一個普通的家庭,七個孩子中他排行老二。1977年畢業(yè)的李伯虎,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思忖。他的內心充滿了抱負與理想。在母親的認可下,他拜師學藝學習木工。三年的學習之路給李伯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給他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開啟了新領航。現在的李伯虎也經常出入車間與工人交流,這種勤奮好學的品質在他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據李伯虎回憶:“是從79年開始從事木工加工廠的工作,那時候就是有一門手藝了然后就在當地的加工廠打工,這一干就是到了85年。我83年結婚,所以到了85年我就開始決定要自主創(chuàng)業(yè)。男人嘛,得有擔當,有了老婆孩子你得給他們創(chuàng)造幸福無憂的生活,也年輕,就一身沖勁兒。”樸素的話語盡是力量,話里話外無不透露著一個男人最難得的品質就是責任和擔當!
1985年,李伯虎正式開啟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帶著一個年輕人對未來的憧憬,更是帶著一份手藝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同時更是一個男人對家庭的允諾!創(chuàng)業(yè)初期,從家庭作坊開始,晚上加工到深夜十二點,早晨5點就開始裝車拉著地排車開始去往市場,幾十里的土路,他就是那樣拉著地排車每天都在來來回回。正是那踏踏實實的一步步、堅實的一個個腳印以及執(zhí)著勇敢的心,才讓李伯虎有了榮譽與成功并存的今天。公司先后獲得山東省儒商研究會十佳儒商單位、國家A級產品、誠信文明商戶等一系列殊榮。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李伯虎是幸運的,妻子的善良樸素與吃苦耐勞陪他走過了創(chuàng)業(yè)艱難的泥濘,一程又一程的風雨,攜手相伴的路總歸看起來是幸福的。
近些年來,由于企業(yè)不斷壯大,他也開始行走于慈善的路上,為無數貧困山區(qū)的學校捐贈課桌椅。李伯虎說“我們走過了最難得路,看過了最美的風景,作為一名企業(yè)家,我們要身體力行的回饋社會。對于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我是持贊成態(tài)度的,希望你們勇于有夢、追夢。既然選擇風雨兼程,那就要全力以赴。
約稿,采訪,排版,合作請發(fā)郵件:zmzg@vip.163.com
來源: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編輯部 ? ? 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