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生了一件令我極為“痛心”的事。平日我和丈夫會固定在周六早上去菜市場買一周分量的菜,之后在經過的咖啡館嘗杯咖啡、讀幾段文字或是聊聊天,休閑片刻再一起回家。因上周丈夫出差,我就沒有自個兒去辦這例行的事。但肉菜依舊要買,我選擇了京東到家,選好需要的貨品(約10分鐘)一鍵下單坐等收貨。誰知我竟被“斥責”太懶,實在痛心。
我不是懶,而是明白時間的可貴。讓我來計算一下,出一次市場,整個點到點的過程,最起碼60分鐘,而這60分鐘是發生在早上,這是精力最佳的時候,我為何不能花5元錢的快遞費去買挑菜、送菜的服務來節省這60分鐘呢?這節省下來的一整段時間,能專注讀一本書、寫幾段字或者做一項心肺鍛煉。我不相信我的時間價值會少于5元/60分鐘。
而此前之所以會例行在周六早上一起外出買菜,是因為我的目的并不是買菜,而是享受與丈夫一起活動、一起休閑的過程,這里的60分鐘是非常有價值的。但若是我一個人去做,那就不是我的初衷了。我會選擇花錢買這段時間來達到目的。
花錢買時間,這應要加入我們日常選項,有些事情不一定要本人去做,我們有option B,花錢請人來做。
想起之前在看李笑來的專欄,有一段話挺狂妄的,但卻是硬道理:
現在除非是不得已的情況,否則我會想盡一切方法通過付費來幫自己省時間,而且由于互聯網的發展,這一過程變得越來越方便。比如我可以花十幾塊甚至幾塊錢來找人幫我買咖啡,幫我去取外賣。通過這樣的付費,我能省下大約 10 ~ 20 分鐘,而這 10 分鐘內,我能敲出幾百上千字呢,要知道按照我目前為止收費專欄的收入來看,每個字差不多值 3000 元呢!這種“投資”簡直太值了啊!
花錢竟然是“投資”啊,買了別人的時間,節省自己更值錢的時間去創造更大的價值。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圍內,能買時間就買時間吧,時間該花在自己認為美好的事情上。
所以我為什么喜歡搭交通工具、乘坐出租車,因為我可以選擇在這段時間靈活做其他事情例如看新聞、視頻、書籍,而不用專心在駕車上。喜歡買書聽書,因為那是比我們強的人分享的想法或理論或分析,我用幾塊錢或者幾十塊,就能買到一探究竟或“交流”的機會,太值了。而之后,我可能會花錢請人清潔家里衛生、請人買菜買水果,而我,可以癱在沙發上看紀錄片看電影。(當然還沒到請人煮飯的地步,飯還是自己煮的好)。
注意這里所說的買別人的時間,并沒有“別人的時間不值錢”的意思,千萬不要抱著這種心態來買服務。要知道,我有這個需求,能給錢,正正給了他們供給的機會、創造財富的機會。這是雙贏。
到底該不該花錢買服務,買哪種服務,見仁見智了,可能我現在覺得去菜市場是低價值的事情,保不準以后會認為這實在太有意義,一周去一次變為一天去一次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