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詩,在夏商周時代,由貴族掌握,作為祭祀時的語言,即圣詩,但因為沒有群眾基礎,絕大部分失佚。不過此時詩有了第一個功能——教化人心,即提升格調,洗滌心靈,陶冶情操,這是我們今天讀詩的最主要目的。
? ? ? ? 之后,由于平民也有識字的機會。所以詩分化為俗詩,以漢朝的《魚戲蓮葉間》為典型代表。此時詩有了第二個功能,抒發抒發情感,宣泄離合悲歡。有了這樣的功能,詩開始盛行。因此,讀過詩的人會在夸女生時,說“云想衣裳花想容”,格調比“你好漂亮”要高得多吧!
? ? ? ? 但是俗詩只是由于其作用而命名,其內容未必庸俗。因此,中國詩在廣大人民的改造下,呈現多元化,內容和主題都有較高的提升。我們今天談中國詩對我們的影響,其一是對傳統的回歸,其二是對我們的精神世界的關注,其三,是對個人情懷和人文精神的體現。
? ? ? 結合諸多因素,詩不止是詩人的獨享,應該是所有人的精神城磚,鞏固我們的精神世界。詩是精神的避風港,為心靈提供一個棲身之所。這就是中國詩于我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