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一面鏡子。
寶寶的行為舉動,往往反映的是往常帶Ta的人的行為習氣。
所以,想要培養出一個超卓的孩子,在孩子面前,看護人有些行為是應該留意的。
比如說這樣一些。
打招呼
出門在外,總會看到或碰到帶著孩子的家長對孩子說:”快叫爺爺/奶奶/叔叔/阿姨!"
可孩子呢,顯著一個勁往后縮,或許用低的像蚊子叫一樣的聲響回應。
怪孩子嗎?其實還真不能怪。除掉性格要素,我們要想想往常帶孩子的行為。你是常常把孩子關在家里,很少與外人觸摸嗎?或許出門在外,碰到知道的人,你都會大方地跟對方打招呼嗎?
如果能,那恭喜你,孩子早晚也會的;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強求孩子啦。
玩手機/看電視/玩電腦
有些家長在家就看電視,或玩電腦,或手機不離手,有些還帶著寶寶一同看/玩。
這種哺育方法,你盼望孩子能自覺遠離這些電子產品嗎?
我想,即使你把玩這些電子產品的損害說得多么多么兇猛,孩子壓根就不會聽的。有自己思維的孩子還可能來一句:“你能夠,為什么我就不能夠?!”
說壞話
有些爸爸媽媽,不管是鄰里間的,仍是單位上的,仍是自己碰到的事情,喜愛拿到家里大說一通,并且,說得時候還總帶著自己的負面情緒。
久而久之,在家長的熏陶下,孩子也就漸漸學會了挑剔別人的缺點,不能正確審視自己的過錯和問題,學會了過錯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說謊
有時,為了讓孩子做某件事情,爸爸媽媽,尤其是老一輩人,會采取許諾的方法,但孩子做完后,又不實現諾言。
“快點吃,吃完了一會帶你買玩具。”
“寫完作業,一會去兒童樂園玩。”
......
這樣多次,爸爸媽媽或老一輩說的話在孩子看來就沒有威信力了。并且,孩子自己漸漸也會養成扯謊的習氣。
做事拖拉
有些爸爸媽媽自己沒有時刻觀念,做事遷延,這種情況下,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刻觀念,就很難了。
所以,你總能看到,上學遲到的孩子總是那么幾個。
很多時候,寶寶的一些壞習慣都是來源于我們家長身上,我們總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去看待寶寶,而沒有真正傾聽,寶寶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寶寶常見的10大難題
不喜歡吃飯,每次吃飯媽媽都要追著跑
晚上不睡覺,總是在爬滾打鬧,讓爸爸媽媽頭痛至極
去逛超市,什么都想買,什么都想要
長期迷戀電視,手機游戲,一關掉小火山就爆發,根本滅不了
寶寶自控能力差,動不動就打別家小朋友,老給爸爸媽媽惹事
寶寶不喜歡學習,不愛看書,別人家的小朋友有的能認識500字,自己寶寶一句話都不全
在家是老大,脾氣暴躁,出去卻常被別家小朋友欺負,只會跟家長哭訴
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恨不得替他干
不愛上幼兒園,家長連哄帶騙,用盡辦法依然如此,就是嚎嚎大哭
感覺有多動癥,家里都被翻個遍
關注加微s865616713 教你如何解決寶寶的壞習慣,資料發送,限時即止
但求共成長,相伴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