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好久沒看電視,前兩天翻遙控板一下子翻到了地方臺一檔節目叫做《媽媽的菜》,雖然說不上多精彩,但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了很遠很遠!
? ? 我媽媽是50年代后期生人!家里兄弟姐妹共9個,媽媽排行最小!雖然生活困苦、物資匱乏,但一眾兄弟姐妹相處是非常友愛愉快!
? 直到媽媽9歲那年,外婆因乳腺癌離開了人世!那時,家里兄姐早已成家!剩下12歲的七姨和9歲的媽媽就這樣在外公的獨自拉扯下長大出嫁!
? 外公一直是我最最喜歡敬仰的長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他的豁達與睿智讓我這么多年一直受著影響!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獨自帶孩子對他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具體過程我不得而知!唯一能知道的是伯母和奶奶以前口中媽媽剛出家時是連家務都不大熟練!甚至在伯母口里流傳著把面條煮成糊糊的案例!
? 說實話,伯母聲情并茂描述時我并不是太信!因為從小到大的記憶中,媽媽做的飯菜雖說不是色香味俱全,但至少是讓人吃得津津有味!乃至于到今天,我依然熱愛著媽媽做的那些菜!
02
? 7歲那年,我和二妹輪流把黃疸肝炎、腎炎得了一個遍!80年代后期,家庭非常貧困!于是在鎮上醫院接受治療!本就貧困的家庭因醫藥費支出顯得更加艱難!每次去鎮上,父母都會買一些餅干給我們填肚子,自己忍餓回家!
? 記得有一次因醫生太忙耽擱了一些時間!看診結束快下午2點了!看著小飯館櫥窗內的飯菜目光殷切,媽媽最終帶我進了一家小飯館,點了一份清炒蕹菜(空心菜)!那時候,蕹菜在我們那里還是外來物種沒有種植。白白的蒜蓉分散在綠油油的蕹菜上看著很有食欲!就著兩大碗白飯一個人吃完了所有的菜!媽媽一直坐在旁邊慈愛的看著!沒有言語!
? 回去不久,媽媽托人從鎮上的飯館買了一小把蕹菜,開始招人打聽種植辦法!扦插到地里后,媽媽每天忙前忙后去地里澆水照看!很快,飯桌上有了媽媽種植的蕹菜!全家開心得過年一樣!
? 以至于后來很多年里,我都覺得清炒蕹菜是最好吃的菜,甚至沒有之一!
03
? 因在村小讀書,中午都是沒有午飯的!冬季作息的話所有學生得等下午2點左右放學后才能回家吃飯。11月的一天,放學回家后看著媽媽還在地里忙活突然直接委屈得掉淚:”覺得為什么啊?別的同學回家有飯吃,我回家什么也沒有呢?”玻璃心的我甚至不懂事的朝媽媽發脾氣!
? 媽媽當時看了我一眼,就默默的做飯去了,30分鐘后端出了2碗熱騰騰的雞哈面子兒。
? ? 雞哈面子兒是我們當地的一種食物:熱油爆炒老咸菜和土豆片后水燒開,將面粉用水調成稀糊糊后全部倒入燒開的水中!再用長筷做雞撲騰狀!煮熟盛入碗中放入蔥花香菜即可食用!咸菜鮮香,面團軟糯,土豆綿軟!
? ? 寫下這段文字時,我簡直垂涎欲滴!但當年的我是一個讓人討厭的熊孩子!看到那碗雞哈面子頓時越加痛苦說不吃不吃!媽媽什么也沒說,直接吃自己碗里的讓我繼續哭!直至我哭完之后說:你可以哭,但今天只有這碗飯,吃不吃隨你!”看到媽媽難得的嚴厲,我抽噎著端起了飯碗!和著淚水,越吃越香!
04
? 現在的我來到了離家200公里的一個城市安營扎寨生存下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時間越發欠缺!每次回老家,媽媽會提前很久開始準備我們愛吃的食物:粉蒸肉、辣豬蹄燉海帶、魔芋燒土鴨子、土雞燒筍干、麻辣魚,小火鍋等等!要是看到我們對哪個菜好評,這個菜一定會出現在下頓的飯桌上!而自己總在后邊說:”多吃點,多吃點,你看瘦得跟猴子一樣”,哪怕其實我體重快140了!但看著期望的眼神:只得不停不停的吃!也很好的印證了每逢佳節胖3斤!但心里,滿滿的都是溫暖!
06
? 誠如優秀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言:在中國,食物從來不止是飽腹的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愛意的傳承!而在我看來,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一道最佳菜名:哪怕天南海北、菜系不一、種類不同、風格各異!但它們一定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媽媽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