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久之前的了,復制上來保留。
就在前天,和朋友吃完飯之后各自回家。
等紅綠燈的時候旁邊有兩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坐小矮凳上,老人吹著嗩吶,旁邊他的老伴兒拉著二胡還是什么,是首我喊不上名字的老歌,兩個老人斷續地演奏著。
其實我內心并沒有起什么波動,因為這樣的情景實在是遇太多了。我那天穿了一件厚度適中的毛衣和一件棉馬甲,風不大,微風掃過來也是不由自主的環抱肩膀,的確冷,何況他們可能這樣端坐了幾個鐘頭。
望著兩個老人稍亂的白發和臉上的溝壑,只是突然有點心酸,因為在等紅燈,我從口袋掏出剛才吃飯找的零錢,有20,我正抬步過去,旁邊的朋友拉住我說,別傻了。我懵了一會,問為什么,他沒說話。
我再次嘗試過去,他到底沒有放手就看著紅燈。綠燈一亮便拉著我過去了。
是的,和大家想的也是一樣,正是因為我們這些一時心軟的路人給與了錢財給這些老弱病殘的乞討者。才會讓這些本應該得到政府接濟的弱勢群體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同時讓角落里心懷不軌的惡人生出讓人寒心的念頭,將孤兒幼兒虜去殘害他們的身體然后強制成為他們的生財工具。而我們的“善舉”則讓他們變本加厲。說到底罪魁禍首,是我們。我們永遠在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性質難道有不同嗎?
但是,如果我們就沒有伸出援手,他們的碗里沒有硬幣,他們會怎樣呢?
被虜的孩子會遭到魔鬼的虐待,瘦弱的老人會因此餓死凍死,無依無靠的孕婦會在夜里撫著懷中寶寶落淚,無錢投醫的病人會加劇病情的惡化。人們總是再說,他們不會自己工作嗎?去端個盤子洗個碗也好啊再不濟撿個廢品也能維持吧?
可是,這個社會是如何的現實,沒有一個老板會因為同情可憐你去聘請你,他們沒有整齊的衣服沒有清晰的口齒沒有社會經驗,可能連他們的門也進不去。撿廢品嗎?我看見過一個老人從半人高的垃圾桶里揀出幾個飲料瓶和三兩紙皮,正往蛇皮袋里塞,一個踩著三輪車的男人過來,車上疊放著紙箱和掛著一袋踩扁的塑料瓶子,他踩了剎車跳下來,直接將老人的蛇皮袋拽下來扔地上,對著老人罵罵咧咧,老人只能弓著腰點著頭,干燥的手急著去撿起袋子和散落的廢品。
我聽不懂他口著急切的念著什么,只大概猜到是馬上走的意思。因為很快他就邊邁著步子邊哈腰點頭的離開了。
何時有關部門也能篩選出并接收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費用由地方政府或者公益組織來出,年老的給予晚年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照顧,年輕的可以培訓增強他們的生存技能或安排職位,年幼的我們需要保證他們接受正式的教育,病弱的能及時接受醫院治療。 或者成立一個由這些被幫助的人組成的公益部門,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這些被幫助過的孩子或患者他們對社會是感恩的,會愿意去幫助和曾經的自己一樣的人們,而不是因為社會壓力和生活的窘迫變成窮兇惡極的不法之徒。
我們也不再需要為自己是否伸手感到迷惘,不用看到報道里每一篇關于被乞討者欺騙或者孩子被傷害而感到自責。我們會為自己作為納稅人感到自豪,也可以放心將財物捐給公益組織,保證每一分錢都是給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