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我們在一起,你說現在的結局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我端著手里的咖啡正準備喝,聽到面前的他突然開口問出了這個問題,又放下了咖啡杯。反問他:”為什么突然會有這種想法?“他聳了聳肩,”隨便問問罷了。“
我面前的這個人,是我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我們從初中開始便是同桌,慢慢的變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手機里互相往來的短信似乎每天都要清理一次。后來移動推出了親情號,一個月10塊錢,可以免費打,我們從短信聊天,變成了電話聊天,一通電話可以說上一兩個小時。那時候也不知道為什么每天都能有很多很多的話題,聊這么久都不會累。
后來,上了高中,因為去了不同的學校,平時手機使用的頻率也降低了,慢慢的聯系也少了。但我們約好,每個星期去一次書店。他看他愛的書,我讀我想讀的文字。即使默默的不交流,想起當初的時光,也是很美好的。
大學,我來到了上海,他去了北方。他說,北方的東西是真的冷,我趁著雙十一給他買了一件棉服。我說,三月七日是傳說中的女生節,你不應該給我送禮物嗎?他二話沒說,給我發了個紅包。我們之間總是很有默契,我們性格相近,我愿意聽他說他喜歡的東西,即使我聽不懂。他愿意聽我訴苦,說一些微不足道的閑話,也不覺得煩。
再后來,他戀愛了。我們不再閑聊,剩下的就是節假日簡單的問候。
這一次,是他分手以后,我們第一次見面。沒有問及他分手的原因,因為既然分手了,再問也沒有意義,其實我還是有私心的,我不想聽太多他們戀愛的細節,他也沒提過。他問我,這么多年,為什么沒有找男朋友。我總是笑笑說,沒遇上合適的,遇上了一定告訴你。
他便開口問了一開始的問題。
他又追問道:“如果當初我們在一所大學,沒準會在一起了,對吧?”
我回了回神:“不,沒有如果。我們所走的每一條路,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沒有后悔的余地的。再說了,難得遇到這么默契的朋友,如果有當初,就沒有我們的現在了。”
“嗨,我也就這么隨口一說,你這么當真做什么,說的好像你真想跟我在一起似的。互相嫌棄這么多年,要在一起,早就在一起了。“說完,他也端起了手中的咖啡喝了起來,眼神飄向另一個方向。
內心苦笑,可是你又怎么知道,我沒想過跟你在一起呢?但我更明白,朋友比情人走的更長久,害怕失去只能放棄。
如果我們當初......不,人生沒有如果,錯過就是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