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部隊退伍回來已整整35年了。都說部隊是一座熔爐,在那里可以錘練一個人的意志;都說一日戰友,終生兄弟。分別35年了,戰友的音容笑貌時刻在我眼前浮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想見戰友的心愈加迫切。2月23日,一個偶然機會,進了到退伍老兵俱樂部微信群,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發去了尋找戰友的啟示,第二天中午就接到了戰友張佰范的電話。哎呦!真的感嘆互聯網的偉大。多少次的尋覓如同石沉大海,正可謂踏破天涯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 ? 激動的勁兒已經忘了我已經是55歲的人了,好像又回到了38年前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 ? ? 1979年11月5日,盡管是艷陽高照,但在初冬里還是感到有點冷。中午時分,地方人武部和帶兵的首長在高郵縣拖拉機修配廠進行了交接,首長用啊洪亮的聲音說道:同志們,從現在起你們就是我們的人了。當時渾身熱血沸騰。是啊!從現在起我就是一名光榮的軍人了。
? ? ? 通過一個月的新兵訓練,我被分到了一連,哇塞!一連,那可是赫赫有名的王克勤連。感到無比興奮和激動。
? ? ? 諸位看客,在此有必要先介紹一下王克勤和王克勤連:
? ? ? ?
王克勤,1920年生于安徽省潁上縣六十鋪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9年7月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1945年10月在邯鄲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並加入了解放軍。1946年提升為班長并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6年10月在山東巨野縣徐莊阻擊戰圓滿完成了戰斗仼務,戰后,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班上三人被評為戰斗英雄,他被提升為排長,1947年7月10日,在定陶戰役中,他率領全排奮勇登城,負傷后仍堅持指揮戰斗,因流血過多于11日凌晨英勇犧牲。為了紀念他,他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為‘’王克勤排‘’。
? ? ? 王克勤,作戰勇敢,九次立功。他總是用現身說法啟發新戰士和解放過來的國民黨兵的無產階級覺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團結,并組織互助小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他這三大互助帶兵經驗被縱隊首長推廣,較好地解決了部隊迅速擴大兵員如何帶好新兵的問題。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稱贊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輝的范例,號召全軍部隊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
? ? ?
? ? ? ? ? 王克勤連,繼承和發揚了老排長帶兵的光榮傳統,在新的時代續寫著‘’尊干愛兵,團結奮進‘’的新篇章。雖然連隊干部換了一茬又一茬,官兵情,戰友愛,一條從歷史延伸到今天的感情線縈系著全體官兵的心;官愛兵,兵尊干,一曲上下一心,團結互助的頌歌唱遍軍營內外。全連立功嘉獎無數。1982年被南京軍區授于‘’尊干愛兵模范連‘’。全連榮獲集體一等功。王克勤連濃郁的官兵情,我會在以后文章向大家詳細表術。能成為這個偉大集體里的一員我能不激動嗎?欲知后事如何? ?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