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想不通,為什么像我這樣的女生,想遇見自己的愛情卻那么難呢?
我今年28歲,但一次刻苦銘心的戀愛都沒有沒談過,我是不是很失敗?
我從小一向懂事聽話,自覺沒有讓家長操太多心,中學讀了地方最好的初中,中考又考地方最好的高中,一直是鄰居親戚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的時候因為覺得主要任務是學習,我拒絕早戀,收到的情書也只是看一看,不會再有下文。
到了大學,遇見了一個讓我怦然心動的學長,結果名草有主了。我堅持著自己的暗戀,想著萬一他們分手了,我卻和別人談戀愛了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結果人家兩個人一直好好的,我很羨慕,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祝福。
我把“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八個字當做大學時期的座右銘,把時間表排的滿滿當當,堅信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自然而然就遇見了我的only one。除了上課時間,我大多數時間都是泡圖書館,然后考各種證書。青協組織活動的時候,就報名一起去孤兒院、敬老院做義工。節假日的時候,用存起來的獎學金和閨蜜去旅游、爬山、品嘗美食……
室友說:“你的生活真充實,什么都有了,就差一個男朋友了”,“怎么樣,給你介紹個對象吧?”
我給她一個白眼:“有沒有搞錯,我才20歲,就要用介紹的方式談戀愛?”
我一直覺得,愛情這種東西,不能刻意追求,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而且我總覺得我還年輕,我還有時間可以等。
22歲本科畢業,因為沒能去我想去的學校讀研,我選擇了就業。畢業那年考進了信用社,進了大家眼中穩定的銀行工作。
工作后發現雖然銀行的工作穩定,被分配在縣城工作實在無趣,加上單休又太不自由,我私下準備了注會的考試,24歲通過CPA考試。
我從信用社辭職,離開了家鄉,到魔都一家公司從事財務工作。朋友覺得不如銀行安逸,但我看重它的雙休,以及加班時間可以選擇換取同等時間的休息。
工作不算太忙碌,每年至少可以出門旅游兩次,平時看看書,去去健身房,生活看起來歲月靜好。
可是我回到家,靜下來常常會覺得很孤單。25歲沒有結婚我不著急,可是25歲沒有對象沒有談過戀愛讓我有點著急。
我開始相親,同事也熱心地幫我介紹。
遇見過一個本地男生,相親的時候感覺都挺好,見面各自回家之后,他在微信上問我:“我覺得你無論是外形還是品性都符合我的擇偶標準,但鑒于我有上海戶口,我們能不能省略追求的階段,直接進入戀愛階段?”,我回復他:“很抱歉,你無論是外形還是品性都不符合我的擇偶標準。”,果斷拉黑。
遇見過一個因為家里有一套學區房,就以為可以彌補自己不到170cm的身高,相親見面的兩個小時,一共提了5次自己家那套學區房的市值。
還有一位男士,拿著比我低的薪水,卻希望我可以成為一起還房貸、主攬家務、顧家體貼的賢妻娘母。先生,您走好嘞,不送。
工作讓我疲憊,相親讓我心碎……
幾米在《結婚的意義》中寫道:
昨天一個同事說,她要結婚了,因為要趕著兩個人一起早一點買房子;不久前朋友說,想結婚,因為想要一個孩子,生活實在沒有趣味;還聽到過不止一個人這樣說,對方條件還不錯,就結婚吧……,很多結婚的理由,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都是這樣勉強的理由,讓人聽不出感情中喜樂悲哀的成分,我仿佛已經很久很久都沒有聽到有一個人說,他要結婚是因為很愛很愛一個人,因為想要和另一個人永遠的在一起。
愛情是一種奢侈品,可遇而不可求。
我還是想再等一等,還是想再碰一碰運氣。
就在我以為我不會遇見合適的人時,大概第22個相親對象,無論外形品性都讓我頗為心動。
他在上海有一輛普通的車,沒有房,但他很紳士,也很體貼;他不算高,175cm的身高和我163cm的身高搭配剛剛好;他也算不上幽默,但很溫暖,你和他相處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
就在相處5個月之后,我以為終身大事要在相親歷經1年后的26歲定下時,我發現他有一個忘不掉的前女友。雖然她已經結婚,但是他們還是會經常聊天,甚至在前女友的生日,送她想要的名牌包包。
天啦,我真不想成為和前女友斗爭的女人啊!還好彼此都是通情達理的人,所以和平地結束了這段本以為遇見命中注定的戀情。
我開始懷疑,難道是我不值得擁有好男人嗎?可是我記得高中和大學,都有過一些不錯的男生追求過我呀;難道高中時因為學習拒絕了愛情,大學因為心中的學長拒絕了愛情,就要孤獨終老嗎?
我開始懊惱當初為什么不靈活一點,早知道就早戀好了,還能感受學生時代戀愛的美好。
懊惱也只是隨口說一說,如果真回到那個時候,像我這種性格,可能結果也還是一樣的,所以生活還是要向前看啊……
27歲這一年,我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工作上,升職做了財務科長,女上司也很器重我,事業算是順風順水,當然,感情還依舊是孤家寡人。
今年28歲,過了年我馬上就要29了,從畢業到現在,送出了近30份份子錢,參加了6位好友的婚禮,做了2次伴娘。
朋友問我:“最近怎么樣?”
我答:“偶爾見一見老朋友,出門旅游,偶爾還是相親咯。”
朋友還是說:“哎呀,你真的是就差一個男朋友了,趕緊找一個吧!”
我笑著說:“好呀好呀,有帥哥給我介紹呀”
……
但實際上,我已經沒有那么著急找對象結婚了。
以前看著別人“夫妻雙雙把家還”就會覺得羨慕不已;不喜歡一個吃飯、逛街、一直一個人生活,想有個人陪伴;聽到手底下的小姑娘背地里說我是因為缺少男人關愛,才會因為她們工作出的一點小錯就對她們發脾氣,我也想賭氣立馬找一個男朋友,不再追求感覺……
我記得我25歲的時候,有段時間很喜歡看晚間新聞,我喜歡主持人在結束的時候說的那句“祝您晚安”,我最喜歡趙普主持的每一期,結束的時候他都會說“趙普在北京祝您晚安!”。
我還是會覺得孤單,但和之前不同地是,我已經習慣了孤獨,甚至有時開始享受孤獨。不夸張地說,現在的我可以想出100種方式來驅趕孤獨感,這算是一種成長嗎?
吳越在《金星時間》里回答關于沒有結婚的問題時,她說,當她三十歲的時候,別人都有自己沒有,自己很好的朋友都結婚有可愛的孩子,覺得自己很失敗;但是四十歲以后的人生跟著緣分走,很多事情的真相都已經明白,不會像三十歲時那么在意。
我覺得我好像28歲就已經覺得,我的人生不要刻意強求。
我還是期待能有一個人出現在我的生命里,無論早晚,我都會覺得是在最恰當的時候出現。但如果,我沒有那么幸運,遇見這么一個人,我也會很平和地接受,享受每一個當下的狀態。
注:本文寫給我的朋友Yuki,文中的“我”為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