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鳴鳳在竹
近日正在重溫紅樓夢,用三種方式來欣賞。
第一種是看電視劇,電視劇的畫面能夠以色彩和聲音的方式直接刺激感官,印象會比較深刻。
第二種就是手抄,這種方式雖然很原始,但是筆實實在在地落在了紙上,要比單純的閱讀質(zhì)量更好。再說這是我送給未來孫兒的禮物,所以非常認真努力。
第三種就是把自己的感觸凝結(jié)成文字,和大家一起探討分享,讓書中的精華變成養(yǎng)分,也能讓紅樓精神發(fā)揚光大。
1-
話說元春省親后離開了大觀園,感覺園子荒廢在那里可惜了,就下旨讓賈府的姐姐妹妹們都住到大觀園里,寶玉也可以隨這些姐姐妹妹們一起在大觀園里居住、學習和玩耍。
三月里的一天,寶玉來到園中沁芳閘處看《會真記》。沁芳閘處假山林立,橋下溪水潺潺,周圍種滿了桃樹。
正是花開季節(jié),枝上花兒正艷。突然一陣風兒吹過,有花瓣兒雨般落下,空中和地上滿是桃紅的顏色。而此時寶玉正讀到“落紅成陣”,便脫口而出。
茗煙給他弄來的《會真記》,寶玉也只能偷偷地看。看著看著竟然入迷了,真的癡了。他一個人坐在那里,想著書里的故事,感受著眼前的落紅成陣,感受著花瓣雨迷住雙眼的荒涼,竟也有一絲絲的感傷。
寶玉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住了,他就放下手中的書本,把落在地上的花瓣都堆積起來,然后用手捧著扔到了水里。看著花瓣兒順水而去,心中又高興起來。
此時的影像畫面也是極美的,寶玉玉樹臨風,依紅傍綠。頭上是飄落下來的五彩繽紛、如夢似幻的花瓣,周圍是亭臺樓榭、假山溪石。寶玉似陶醉又似淪陷,如醉如癡。
此時的畫面中,寶玉身后突然出現(xiàn)了黛玉。黛玉扛著花鋤、帶著絹袋、手拿花帚來到了園中,像仙女下凡一樣。
她先看到了寶玉,就問他在做什么?寶玉慌慌張張地說在這里讀書呢。黛玉就又問他讀的什么書?他說自然是大學中庸之類的書。
但是一看他那個緊張的樣子,黛玉就知道他在說謊。再問他:“你到底是讀的什么書?”
寶玉說:“告訴你也是沒有關系的,但是你一定不能告訴別人。”然后就從袖子里拿出《會真記》給黛玉看。
黛玉看了幾頁,不禁也看得癡了。《會真記》在那個時候?qū)λ麄儊碚f是一本禁書,大人都在看,但是不允許小孩子看。是少兒不宜的!
然而里面描寫的是青春愛情,如寶玉這般情竇初開的年紀,自然喜歡看,黛玉也喜歡。
他們討論著書,空中的花瓣落在書上,落在身上,也落在地上。
寶玉說他看到花落在地上,心情有點不好,不忍落花如此遭人踐踏,就把花瓣放在水里讓它流走。黛玉說花瓣順水流走也不好,因為此處干凈,但不知道下游有人家的地方是不是又臟又臭,還不如把花放到土里埋上,讓它再變成土,讓它怎么來的再怎么去。
2-
寶玉感覺黛玉說得非常有道理,然后兩個人就一起開始葬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八七版紅樓夢中看到這一段故事的時候,曾經(jīng)刻意去背誦這首葬花詞。不僅是因著林黛玉的柔美,還有葬花詞的凄美。這兩種美結(jié)合在一起,讓我十四歲的生命,穿越古老,和主人公產(chǎn)生了共鳴。
八七那一年,我比襲人小一歲。用襲人的眼光看寶玉,就感覺他是一個小丈夫,也是一個小弟弟。
在生活上,點點滴滴照顧著寶玉。關心他的衣食住行,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餓了,天熱的時候有沒有帶扇子……
黛玉對寶玉的愛不是這樣子的,他們是靈魂上的伴侶,他們是有前世今生的,她要用一生的眼淚來還他前世的灌溉之恩。
然而和著黛玉的眼淚的還有她的悲哀,她對身世浮沉的不確定感,寄人籬下的飄零感,自然生死更替的滄桑感,全都通過葬花詞表現(xiàn)了出來。
3-
“花謝花飛飛滿天”——電視畫面的那一個瞬間。花瓣兒一片片,像雨絲一樣飄飄灑灑。 這些花瓣兒飄過亭臺樓榭,沾到了門簾兒上。黛玉看到這一切心中無限惋惜,滿懷愁緒無處釋放,手中拿著花鋤輕輕嘆息,來來回回不忍踩踏落在地上的花瓣。
桃花和李花明年還能再開,但是閨閣中的女兒明年還能不能在,誰也說不清楚。黛玉想到了自己的孤獨,內(nèi)心更加蒼茫,像正在飄落的花瓣雨。
手扶著花鋤暗暗灑淚,眼淚撒到空枝上,滿是血痕。流血之處,開滿了紅花。
古代的人認為春天百花齊放,是因為啼血的杜鵑,是血的紅色染紅了百花。
花的明媚鮮艷能夠持續(xù)多久,沒人能夠說清楚。有朝一日也會落得漂泊的命運,和人一樣無處尋覓。
花如此人亦如此,愿意隨花飛到天的盡頭。因為天盡頭有花的香,花的冢,是黛玉心中永遠的歸宿。
她一直把自己比作是花,骨子里很清高,她愿意像花一樣干干凈凈地來,再干干凈凈地去。
黛玉問花:“而今您去了,我為您埋葬;他日我要是去了,誰又來為我收尸呢?”這樣想著,她就更加感慨了,感慨生命的無常。
葬花詞字字句句透著黛玉的命運,就像是廟里抽的簽一樣,每一句都有暗示。
我如今葬花別人都笑話我,他年葬我的又是誰呢?等到春天走到了盡頭,花也漸漸衰落了,便是紅顏老死的時候啊。
4-
黛玉第一次葬花的故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那美麗的畫面定格在我的心里,無人的時候細細揣摩。
后來襲人來了,叫走了寶玉。
黛玉扛著花鋤也往回走,突然聽到梨香院墻里傳來“姹紫嫣紅開遍,都似這般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黛玉心想:“原來戲里也有好文章啊!可惜世人只知道看戲,卻不能體會其中味道!”正傷感著流淚呢!香菱從后面拍了她一下,嚇了她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