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認為,設計力代表的是一種感性價值,而非邏輯價值,但誠如喬布斯所說:“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Design is how it works”.(設計不只是外表和感覺,設計是產品如何運作)所以,我個人的一個看法是,日本作為一個社會從整體上體現出的卓越設計力,首先是其整個社會從哲學及技術操作層面都梳理出了自己的合理性,都招了了自己良好,持久的運作機制。 --- 蘇靜
日本設計師一直在探索怎樣用最少的資源和最簡單的方式去創造一種深入人心的美。
關于做設計是否一定要輸出"美"這個特質?
如果說不把“好看”當做一種需求,會不會使得這個東西變得難看,答案是否定的。反之,它或許會呈現出另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態度和表達變得尤為重要。我個人認為仲條正義正是如此,他就具有一種“拼”的力道。仲條正義的作品始終把“好看”放在一個相對次要的位置,更著重表達對一種事物的個人化理解。
“東京宣言”:在即將到來的時代,為了人類可以有尊嚴的生活,我們需要比現在更強的人類創造活動,作為設計師應該意識到我們肩負著一個時代的重大責任。
Nihon Buyo 田中一光
W: 圖形元素簡單,但日本味道很濃。
--------原研哉 -------start
無印良品 地平線系列
所謂都市,我認為是由人們的欲望建立起來的。并不是單純因為在這里建了商店所以興盛,而是因為人們想要買東西,而人的欲望是有等級的。
無印良品讓人們意識到,設計只需要最小限度即可,這邊是它的力量。
我們不應該僅僅是贊嘆桂離宮或者具有歷史感的建筑,而是要認識到其背后無形的美意識,也就是生活的美學,這正是日本的傳統所在。
“侘寂”是形容歷經時代變遷后變得陳舊之物的風味。“哀”是不具有橫定性的,會瞬間消失的東西,比如日本人說的“抓雪”:覺得抓住雪了,但手里什么也沒有,只留下抓過雪的觸覺,這種感覺就叫“哀”。
我很喜歡宋朝這個時代,宋朝的統治者非常有品位,所有整個朝代富有風趣。說到中國,很容易讓人想象到復雜而且稠密的圖案,明和清的統治者都喜歡比較濃烈的圖案。但宋朝并非如此,宋朝的普通百姓品位都非常高,知識分子從平直的漢字,簡潔的物品中找到了價值,
--------原研哉 -------end
--------服部一成-----start
設計的瞬間
在電影評論中有“電影的瞬間”的說法,說的不是故事也不是映像,而是只有在電影中才存在的瞬間。設計中也有“設計的瞬間”,我時常能感覺到。
Traing 海報 JR東日本1999
Traing 海報 JR 東日本 2000
W: 看上去,坐火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服部一成-----end
包裝紙下的二三事
日本的KAMAWANU是一個知名的手帕巾品牌,手拭巾的圖案會按照不同的季節有所設計,春天的櫻花,秋天的銀杏,冬天的雪景都成了手拭巾的圖案。
http://kamawanu.co.jp/koyomi/index.html
包裝的心意:因為好面子的日本人必定希望收到禮物的對方,能從包裝開始就能感受到送禮者澎湃的心意。
原來日本人的包裝如此精致用心,不只是為了好看,體面,更滿溢著迫不及待想要讓你感受到溫暖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在民藝的深處,我們能夠窺見人類生活的原點,也能夠從其純粹性中汲取美的源泉。在人類性喪失的今天,民藝所具備的溫暖的人類性與原始的純粹性,讓人們在產生深刻共鳴的同時,也產生了對過去的憧憬。但我們不能僅僅沉浸在對于民藝之美的傷感中,面向未來,我們能從中學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W:原來是日本的設計
-------山中俊治--start
人和新的科技相遇時,會發生什么呢。
一直以來,假肢都是仿造人體本來的造型進行設計的。比如對于失去腿的殘障人士,一種方案是盡量復原,也就是按照原來腿的造型安裝假肢。不過這從技術上來說是不科學的。因為人體內部充滿了水分和各種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內部進行化學反應從而實現保溫和運動的功能。假肢則是使用一些質地堅硬的無機物質制作而成,所以生物體和假肢的物質基礎是不同的。
到底是哪里讓人感覺到“日本”呢?制品纖細,精密,充滿生命感。
iphone5根據每部手機的實際組裝情況,配備了725種不同尺寸的背板。
W:似乎是悖論,讓用戶得到最好的享受,但造成了限制,我想大部分的用戶應該會樂于接受這種限制。
-------山中俊治--end
Walkman History
很喜歡的一款兒童錄音機
田中一光與設計的前后左右
田中一光的平面設計中,既有對傳統與未來的洞察,也融合了東西方文化,以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設計的前后左右”。
意匠
意匠,亦是漢文典籍中的借來詞。所謂“意匠”,即作文,繪畫,設計等事的精心構思。晉時陸機在《文賦》中寫道:“辭程才以校妓,意司契而為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