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集4首BGM,如果不說這是《歡樂頌2》,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拐進了韓劇頻道。加上早就釋出的五美主題曲《我們》,這部萬眾期待的續集大作一上來就給觀眾的耳朵滿滿當當的新鮮感。
不過,觀眾卻不一定買賬。看看評論,大票大票的“《歡樂頌2》是大型MV集合么?”“為什么那么多那么滿的音樂喧賓奪主啊”,盡管這幾首歌其實寫得相當貼合人物和劇情,但這部劇“一言不合就放歌”的新嘗試還是引發了爭議。
《歡樂頌2》共有14首原創歌曲(OST),由(詞)陳曦×(曲)董冬冬團隊包攬。 “其他國產劇最多也就五首歌,《歡樂頌》確實是一個新紀錄?!?/p>
這14首歌里包含有不同的人物主題歌,甚至還有定制的歌曲海報、按部就班的發布時間……比起此前國產劇只有主題曲、插曲等又再進階了。不過,雖然音樂創作人頗為認真對待給國產劇配樂這件事,但平臺方、制片方卻似乎還沒跟上趟。
據董冬冬透露,目前國產劇對音樂的投入,“很多都沒到1%呢。”更不要談把OST單拎出來賺取額外收益了,董冬冬說,以前他們也嘗試過把一些歌曲做付費,但成功的不多、利潤也比較微薄。
而另一個鮮明對比是,韓劇的OST早已成為遠近馳名的成熟產業,去年年底熱播的韓劇《鬼怪》,其OST在中國內地的音樂平臺qq音樂上屬于付費服務,直到現在,這張OST大碟已售出1200多萬首歌,打包折算成人民幣起碼是861萬多的收入。當年的《太陽的后裔》,更是在中國賣出了1200萬元的成績。
數據顯示,影視OST在中國商業價值突飛猛進,僅在QQ音樂平臺上,其日均試聽量已經占到了14.26%,而它的數字專輯累計銷售額,在一年時間實現了從0到2400萬的飛躍,占全部數專總銷售的11%。不過,這個相比韓國破億元的產值,仍顯得弱小。
一邊是國產音樂創作人努力寫歌創作、欲提高國產劇音樂的逼格,另一邊卻是觀眾“崇洋媚外”、對國產劇的音樂大感多余,更不會為其付費,為何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