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晚讀完了彼得卡門青。在微信讀書上,它和荒原狼在一本書中。
? ? 荒原狼其實講了一個孤獨的人,他的體內是有狼的品性也有人的品性,在這個世界當中一種分裂的生活狀態。他既渴望人群,又討厭在人群當中,所以他喜歡離群索居,但有時候,又貪戀平凡生活中的溫暖。所以會定期的租住在一些中產階級的家中,去感受些許的溫暖,但是,也只是去感受而已,在靈魂上他依舊是孤獨的。
? ?他已漸漸老去,但他的靈魂又仿佛是年輕的桀驁不馴的,所以,被年輕的女性所吸引。當他被有靈性的一位女性看透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去按照對方說的做,所以,他又是很幼稚的。在和這些女性交往過程中,他漸漸地遠離了自己的本質,遠離了自己固有的一些東西而走向自己所討厭的對立面。所以,他是分裂的。而就是這種分裂,讓他走入了滅亡,不僅僅是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看透自己的那位女性。
? ?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嗎?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是真的嗎?思考賦予人類不一樣的品性。正如同死亡只有對人類有意義一樣,因為只有人類會思考死亡。
? ? ?荒原狼,從頭到尾彌漫著一種不認同自我的基調。這是他所有痛苦的根源吧!認為自己體內有狼的野性,不屬于人類,同時討厭著作為人類的一些軟弱病痛。大量的篇幅當中流露出作者靈魂的自我對白。
? ? 荒原狼給我的描述,讓我很多時候都不理解作者在表達什么,我覺得作者是采用超現實的寫法講述自己作為人類的本性思考。
? ? 而彼得卡門青這本書,這才是我熟悉的寫作的風格和基調。
? ? 講彼得從小到老的生活經歷,也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變化。
? ? 他本是鄉下少年,是因對外界渴望,所以求學,寫作,交朋友,游歷世界,經歷世事種種。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獲了友誼又失去了友誼,體驗了愛情卻沒有得到愛情。他嘗遍所謂的上流社會的種種,漸漸的明晰,在木匠貧困的小屋中得到的平凡的快樂,才是他所喜歡的令他得到平靜得到力量的所在,歸根究底,他還是農民的兒子,還是喜歡這種平凡生活中的樂趣,即使他是是文人是有見識能融入上流社會的人。而木匠妻子的弟弟,那個駝背的殘疾人,卻讓他認識到自己靈魂的狹隘和自私。但好在他很快的就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去更正去放低去敞開。所以他看到了一個全然純潔的靈魂在他眼前張開。他看到了,面對苦難,一個平凡的人一個殘疾人是怎么樣做的,而在漸漸的交流中,他看到了并且被這個偉大又平凡的靈魂所折服。所以,他去照顧他,并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殘疾人需要他照顧,而是,他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得到了靈魂的安寧和平靜。
? ? 在木匠妻子的弟弟離世之后,他又回到了生養自己的故鄉,最后才發現,在世界走過了一圈之后,他還是在自己的故鄉當中得到了安寧。他照顧自己年邁的父親,修整房屋,并且最后還打算買下村中的酒館。他是村子當中所有姓卡門青中的平凡的一員,如果別人不問起,沒有人知道他在這個世界上長長的轉了一圈,游歷了很多很多的地方,知道很多風土人情,經歷了友誼和愛情,但最后又回到起點,回到村子中,現在他就像村子當中從來沒有出去過的任何一個卡門青一樣。
? ?我也常常在想,人生其實從起點到終點就是一個圓,最終人類是要回到起點的,但這個過程卻不可替代,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點點的喜怒哀樂,一點點的收獲經驗痛苦,以及美好的點滴,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