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不自治”的葉天士
——郭生白談大醫成長的心路歷程
葉天士,你們知道嗎?這是一個乾隆年間的名醫。在江浙一帶,他是溫熱派的一個首領吧,他自己沒有著作。是王孟英把他的言論寫下來了,整理了一部書,叫《溫熱經緯》,實際上是葉天士的語錄。
這個葉天士,他母親病了,發燒,他拿不定主意,因為他挺孝順,怕治壞了。這天晚上,他就一個人在院子里來回踱步。
“這是我母親吶!”
他非常著急,非常的憂郁。
“這怎么辦呢?要是別人吶,我就給白虎湯。可這是我的母親,這怎么辦呢?如果說……哎呀!怎么辦呢?”
他的鄰居,和他一墻之隔,剛好在院里賞月,聽到葉天士自言自語,他就樂了,過去敲門。
葉天士聽見有人叫門,就出來把門打開。
“有事啊?”
“我聽說老太太病了?”
“是啊。”
“我看看行不行?”
“你看看?來吧。”
鄰居看了看葉先生的母親。
“葉先生,你怎么還不給藥吃啊?”
“我正考慮呢。”
“哎呀,白虎湯啊!吃了就好了。你還考慮什么?來,白虎湯!”
葉天士心里一下就舒坦了。
心想:“他也說是白虎湯,那就白虎湯!”
結果吃了就好了。你知道這白虎湯一吃,今天晚上吃,明天早上肯定好。好了以后,他就敲鄰居的門。
“怎么了葉先生?”
“我太感謝你了!”
“嗨!你別感謝我了,這是你治的。”
“不,您治的。”
“葉先生我跟你實話說了吧。昨天晚上你在院子里說:“要是別人呢,就是白虎湯,如今是我的母親,哎——”你嘆了一口氣,我就知道你沒主意,所以我就敲你的門。”
兩人相視,大笑。
其實醫生都有這個問題,在不成熟的時候,沒有豐富經驗的時候,沒有辨別能力。
我小時候給人治病,開了方子以后,老是擔心,擔心得晚上睡不著覺,早晨早早地起來,起來了以后又不敢去問人家,就在人家門口徘徊,等人家看見我在那兒呢,我是又想看見人家,又怕看見人家,你知道這是什么感情嗎?我那會兒不到20歲。放在現在來說還是小孩子呢。
人家說:“唉喲——”
然后我這心里啊,猶如提心在口啊!不知道是個什么滋味。
人家說:“好多了!”
哎喲!我這心“撲通”一下就放下來了。
不成熟的醫生都是這樣的。
“要是別人我就白虎湯,要是我母親,這怎么辦呢?”這什么話?沒主意,為什么沒主意?那大醫怎么沒主意了呢?別忘了,大醫也是慢慢長大的。他這時候還沒大呢,要是長大了就不會那樣了,誰的媽都是媽,沒有區別。全世界的女人都是母親,辨什么證啊?辨什么媽啊?別人的媽,你的媽,他的媽,都是媽,對不對?
編者按:
白虎湯適用的癥狀:
發熱惡熱,表里俱熱,汗出而渴,脈洪大滑數。
白虎湯的組成:
知母30克,石膏100克,粳米50克,甘草13克。
注:藥量為郭老常用量。
方解:
白虎湯屬于清法,是通腸的,比通便的力量還輕一些。白虎湯中的主藥是知母,而非石膏,知母通腸,石膏解渴,止汗。
有詩贊曰:
醫不自治說天士,
大醫傳承贊三胡。
究竟本能成一統,
順勢利導百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