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容創業時代,很容易讓人們走向一個誤區。
那就是過于注重內容生產,而淡化內容的分發。
這里的內容生產,指的是寫文章,做短視頻,做音頻,圖片等,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你自己生產了很多內容,但是流量始終跟不上去。
問題并不是在你生產的內容質量不佳,主要是因為你在內容生產上缺乏策略和執行力。
當你重視起內容分發后,你會發現,你的流量會大大提升,流量提升了,錢也自然會翻倍的賺!
2.
有一個朋友是做短視頻的,通過將自己生產制作的短視頻上傳到自媒體平臺來賺錢。
他做的內容挺好的,取材也較為垂直細分,并不屬于那種純粹做娛樂搞笑類的。
他做了一段時間,平均一個月的收益有幾千元。
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
他生產的內容只依托于自媒體平臺,雖然自媒體平臺可以賺錢,但是不代表其他平臺就沒有入駐的必要。
因為其他的流量平臺,雖然不能夠直接帶來收入,但是卻能夠給你帶來流量,同樣能夠間接給你帶來錢!
甚至說你可以為了內容分發可以適當的降低你發布內容的頻率。
原來你是一天一篇,現在你可以兩天一篇。
流量平臺有很多,比如:小紅書,B站等。
總之記住:內容分發永遠都不嫌多!
分發的越多,越能夠給你帶來錢。
3.
我并不贊成沒有“腦子”的分發內容,因為那樣的行為反而是效率低下的。
分發要根據平臺來定,有平臺的風格決定文章的風格。
所以,在分發的時候,要根據平臺的性質對分發的內容風格做些調整。
比如,講今日頭條運營的文章,time之前寫過。
time可以將其寫的很接地氣,用比較生活化的語氣來講較為干貨的內容。
但是,這種風格的文章也許就不太適合那種較為嚴肅的平臺。
因此,如果你想要分發這一篇文章到較為嚴肅的平臺,這個時候就要拿出十來分鐘的時間對文章的敘述方式做調整。
如,time之前做的測試: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個平臺文風就是嚴肅干貨類型的,流量質量不錯。
如果你要將文章投稿到這個平臺,但是你的文風又是較為“自媒體腔”,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你會投稿失敗了。
4.
內容分發的時候,要確定好自己的分發目的:
是沖著平臺認可去的?
是沖著流量去的?
是沖著收錄排名去的?
還是沖著網絡鋪開,積攢小流量去的?
不同的目的,要選擇不同的平臺。
舉個例子。
你的分發目的是沖著收錄排名去的,想要讓你的文章排名較好,這個時候就要選擇權重排名做的不錯的網站平臺。
比如,豆瓣,天涯論壇,簡書,百家號,搜狐公眾平臺等。
5.
之前有人給time留言說,為什么time的公眾號流量不大。
其實這個原因time之前講過。
我運營了其他賬號,目前那個領域還是效果很不錯,所以這組賬號只是為了占位。
只做了內容生產,而沒有做內容分發和互推。
具體的原理,大家可以去看time之前寫的文章《“占著茅坑少拉翔”?對,這是內容創業的一大智慧》。
內容分發,除了學會其背后的策略后,剩下的就都是體力活了。
想要自己解決的,就自己去分發,一邊聽歌,一邊做,也不損耗你腦細胞。
不想自己做的,可以花錢找人幫你鋪開。
說了這么多,要先給自己的內容分發效果好,還是要回歸到內容生產技術上。
你學會了生產各種內容的技巧,不管是什么風格的,不管是淺顯易懂的自媒體風格,還是看上去高大上的新媒體風格,你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輕松完成。
6.
別總想著抄,time之前介紹過圖片都有版權,更別說文章了。
你未經授權去轉載都是違規,侵權,更不要說你去抄襲了。
之前有人未經允許用了有版權的圖片,被人告了,雖然只賠了幾千塊,但你說,這事不就是得不償失嗎?
內容創業,原創是必須的。你就等著瞧吧,日后各個平臺對于原創的要求肯定越來越嚴格。同時,各種全面的內容維權網站會越來越多,做的越來越完善!
真心沒必要抄,因為掌握訣竅后,生產內容本身就不花費多少時間。
你有了這門手藝后,就去分發吧,放心,時間到了,你的錢自然會嘩啦啦啦,嘩啦啦的涌向你!
我是time,專注分享內容創業與新媒體運營方面的原創干貨,不求文章數量有優勢,但求文章質量無愧于心。我為干貨代言!
記得給time關注,點贊,如果有打賞,那就更好啦!
注意:本文均為time原創,如有轉載,必須取得授權,并且注明作者署名和作者的聯系方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