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個人作品《陶陶的好奇世界》
早時在微博上參與了一個話題,標題叫學畫畫需要具備天賦嗎?同時因為身邊也有許多成為家長的好朋友,時常咨詢我,我的小孩沒有天賦,沒有基礎,可以學畫畫嗎?
對于這個問題,也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繪畫經(jīng)驗,針對小朋友沒有天賦可不可以畫畫?如何學習繪畫的問題做一些回答和總結(jié),希望對于身邊有愛畫畫的小朋友,或者想學畫畫的小朋友的家長朋友們,一些建議!
關于微博上“學畫畫需要具備天賦嗎?”參與這個話題討論的人很多,有專業(yè)的美術教育者、有畫家,還有美術愛好者等等。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些人說:“我不相信天賦,畫的好的人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和時間......”;還有一部分人很肯定的認為“天賦很重要!有天賦的人就是比沒有天賦的人畫的好,更加能有成就?!边€有一部分處于中立,認為天賦這東西可有可無,畫畫與興趣愛好相關。
在我看來天賦是什么,天賦就是天生具備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而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是可以在后天的興趣愛好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出來的。
一、沒有天賦小孩子可以學畫畫嗎?
沒有天賦小孩子可以學畫畫嗎?首先我想給出一個很肯定的回答是可以。
記得母親說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就拿著筆畫圓圈,并且畫的很圓,當時父母就認為我在畫畫方面一定很有天分,在之后的成長中自然而然的給我提供了相應的繪畫條件。到了上小學期間,就去了住在同院的一位美術老師家里學畫畫,記得那時老師一開始就教我臨摹畫線描、水墨山水,并沒有給我教什么素材色彩,這樣的起點對我來說是非常受益的。后來直到初中、大學我一直選擇在專業(yè)的藝術院校學習美術。
事實上,直到今天我還能拿起畫筆畫畫,在我看來,與其說是天賦,不如說是我自己的選擇,是自己的熱愛與堅持,因為自己懂事以后,在今后的學業(yè)中,學習美術完全是我自己要求。而父母只是給我提供了這個條件。
所以,一個人,往往在藝術方面具備一些能力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是認為他有天賦,但殊不知這其實是個人的熱愛與堅持更有關系。在我身邊,從孩童時時代與大學期,比我畫的好的,具備很高美術天分的孩子比比皆是,然而半途而廢更是不在話下,這個時候天賦就成了枉然。然而,我所知道的沒有任何天賦,因為喜歡畫畫而堅持下來,成為畫家,成為優(yōu)秀的插畫師的在我身邊也更是比比皆是。
所以我說,具備一定的天賦是好事,繪畫天賦就是繪畫方面具備一定天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不可否認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有天賦小孩可以比別的小孩更加有悟性,就是我們所謂的一點就通。然而,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卻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但前提是熱愛和喜歡。就比如說如果一個孩子沒有一點繪畫的天賦,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他愿意去做,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小孩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成就他后天的天賦。
所以說,家長們與其在糾結(jié)孩子是是否繪畫的天賦,要不要讓他學習繪畫,不如去觀察小朋友看他喜歡哪方面,如何引導才是更加重要。
二、小孩子如何學習美術
拋開天賦這個詞,我們說如何引導,這個引導也就是說如何學習美術。
我身邊許多家長朋友的小孩大多處于3-6歲的階段。許多家長都會說,孩子喜歡涂涂畫畫,或者說想讓孩子學習美術,但是孩子沒有繪畫基礎,是否要送到培訓班,基礎是要從素描色彩開始嗎?
在我看來真的不需要這么著急,何況是幾歲的小朋友,才剛剛對事物有一個他自己初步的認知度,并且美術的教育其實是和人本身相關的。所以我們一說到美術的基礎,無論是后期來學美術的大孩子還是幾歲的小朋友,就會想我沒有基礎怎么辦,要不要學個素描。
如果說到專業(yè)的美術教育,它里面包含色彩、素描、線描造型,這些聽上似乎去非常重要,但我想無論是藝術還是美術,它的本質(zhì)應該是和生存無關的東西,是純粹的內(nèi)心所看到的東西。所以美術,是一個人類的本能。我們都知道那些許多年以前的原始人,他們唱歌跳舞,往巖壁上畫畫記錄,他們不需要美術基礎,也沒有老師,但那些是代表藝術最本質(zhì)的東西。
所以首先當聽到我的孩子沒有美術基礎,能不能學畫畫,我希望能糾正這個說法。因為我認為真正藝術的基礎,與其說是技術性的基礎,不如說是對生活的感悟的能力和他觀察的能力,或者他有沒有想表達的愿望,而不是那些有明確衡量標準的數(shù)據(jù)。
當你真正進入到技術層面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素描色彩這些技術性的東西,其實它只是一個工具,它最終還是在為我們想表達的內(nèi)容而服務。所以,對于幾歲的小朋友來說,太早的進入到技術的訓練當中,對小朋友是沒有太大幫助,甚至會有一些負作用。因為可能很多很有天賦和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本來可以天馬行空的涂涂畫畫,但是可能去上了一個培訓班,被比較純粹系統(tǒng)的理論性的訓練之后,他過去那種自己隨意表達的沖動和快樂就沒有了,甚至會不愛畫畫了。所以我想朋友家長們應該盡可能的保護和鼓勵小朋友最天性和純粹的東西。因為當你是他的老師,為他樹立了一個權(quán)威或者訓練體系,他可能會覺得我必須變成那樣,那會是很糟糕的事情。
二、我們該怎么做?
如果家長朋友們希望美術能在孩子的生活中成為一個好的陪伴,一個未來能夠為他提供愉悅和好的審美,一個路徑的話,那么我覺得朋友家長首先自己也愛上藝術,你真的愿意帶小孩去看一些好美術的展覽,買一些畫冊,給小孩講一個藝術家的故事,甚至帶小孩出去郊游陪他去觀察一些和美,和世界、和自然相關的東西。這些,比把他放到培訓班或簡單的灌輸給他一套訓練,會有效果很多。
此外,美有各式各樣的美,是多元存在的,而在小孩子的眼中對美有各種不同的理解。我們時常會問小孩子眼中媽媽的美是什么樣的?有些人會說媽媽是太陽,那么在他眼中媽媽的美就是太陽的樣子,有些小孩子會說媽媽像花,那么在他眼中媽媽的美就是一朵花。單一的審美是枯燥的,所以能夠啟發(fā)孩子對自己審美的方向,并且優(yōu)化他,就是最有意義的。
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才能,但是過早的開發(fā)和認定,會帶給小朋友很多心理負擔,會試圖的去保存以至于影響他之后的發(fā)展。所以無論畫的怎么樣,像不像好不好看,我們應該都是鼓勵和表揚他在畫畫這件事情的過程。告訴他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畫出接近他想要畫的那個事物,甚至要告訴小孩,你喜歡畫畫就去畫畫,如果你覺得一棵樹不是綠色,你覺得是紅色你就把他化成紅色。這才是一種正確啟發(fā)孩子藝術天分的家長。
三、什么時候可以對小孩進行基礎上的訓練?
那么如果已經(jīng)確定了有天分、喜愛、要培養(yǎng),如果是美術,在人有足夠的立項去做這種技術性訓練的時候,我想該是越直覺越好。但如果是孩子,確實一直喜畫畫,這個階段能維持到10歲左右,那么在他想認真對待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基礎技術性的訓練。所以是自發(fā)的還是系統(tǒng)的,還是需要看小朋友自己的一個發(fā)展方向。除此這一點還要看,你到底為什么學習繪畫?喜歡愛好、還是希望培養(yǎng)藝術審美、還是為了將來考學,那么不同的要求可能后期在繪畫方面就會有一個不同的規(guī)劃。
另外,說到如何選擇一個好老師。我想說老師和孩子也之間是一個長期磨合產(chǎn)生共鳴的過程,而藝術方面的老師,從某些方面看也是一個投緣。真正好的老師也是能夠啟發(fā)和意識到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用啟發(fā)他本人的才能和學習興趣為主導的應該是明智的好老師。而把不同的孩子訓練成一樣的孩子,一樣的畫法,這個就值得商榷。
未來我們可能不一定需要把孩子變成一個職業(yè)的藝術家,或者職業(yè)的畫家。而未來的社會也不需要那么多職業(yè)的藝術家,但是這個社會一定會需要更多更有審美和創(chuàng)造力的各行各業(yè)人士。所以美術確實是一個需求,但是不是一個技巧性的訓練,美術最終要成為孩子對審美,對生活中出現(xiàn)的品質(zhì)的要求。
所以希望喜歡美術的小孩子,能夠真正享受美術帶來的快樂,而不要過早進入到技術性的東西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