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伶(生卒年不詳,一說約221年-約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1],魏晉時期名士,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稱為“竹林七賢”。劉伶嗜酒不羈,被稱為“醉侯”,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無為而治。作品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
劉伶飲酒過度,非常口渴,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倒掉,把裝酒的器物也毀了,哭著勸他:“夫君喝得太多了,這不是保養身體的方式,最好把酒戒掉!”劉伶說:“很好。不過我自己戒不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禱告發誓才能戒掉。你這就準備酒肉吧。”他妻子說:“聽您的。”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請劉伶禱告發誓。劉伶跪著禱告說:“天生劉伶,喝酒出名;一喝一滿斛,五斗除酒病。婦人的話,千萬莫聽。”說完就拿過酒肉吃喝,一會兒就又喝得醉醺醺地倒下了。
凡事過猶不及,喝酒過度對身體肯定是不好的。身邊很多愛喝酒的親朋好友,因為喝酒耽誤事的,有喝的爛醉如泥被騙去錢的,有長期喝酒得了酒精肝的,有喝酒過多得了胰腺炎的,有喝酒開車被扣駕駛本停用半年的……鮮活的例子有很多,不是說酒不好,淺酌一點是有好處的,逞英雄喝爛醉,真是沒有必要。劉伶酷愛喝酒,被稱為“酒候”,這個為了喝到一口酒,跟妻子動小心眼的劉伶,倒頑皮有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