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進入影壇第一部戲就演女主角,星運之佳罕有匹敵,之后也逐步成為觀眾最喜愛的玉女偶像,連續好幾年都是票房紀錄傲人的王牌。她在愛情文藝片中不管是不食人間煙火,或是活潑任性俏皮,影迷都接受,百看不膩,她自己卻漸感乏味,亟思轉型。她因感情風波遠走美國散心兼充電,總算有不同類型影片找上門,她也首度不穿胸罩入鏡,觀眾竟無法接受,票房上踢到大鐵板。
大多數在美國拍攝的《愛殺》,導演譚家明是香港新浪潮中極具個人特色的代表,作品形式大過內容,尤其愛使用類似歐洲藝術電影的手法,大玩構圖與顏色的實驗,當然和林青霞以往慣拍的浪漫愛情電影相差很遠。譚家明在《愛殺》前已經執導過一部鄭少秋、徐杰等主演的武俠片《名劍》,也和觀眾眼熟的邵氏武俠片有很大的不同,在臺上映時叫好不叫座。林青霞滯美時,找上門的戲約并沒斷過,一堆片商捧著支票與劇本等她返臺拍戲,她卻大都回絕,偏偏在美國接下了《愛殺》,就是希望轉型。
《愛殺》顧名思義有愛也有殺,林青霞和張國柱有一段迷離的戀情,卻以血腥的屠殺收場,片子后半段張國柱大開殺戒,一路從香港殺到美國,碰上他的人無不死傷慘重,殘忍暴力的程度還超越了美國的《十三號星期五》。這些刀下亡魂包括還未登上影后寶座的葉德嫻、客串的名導許鞍華等。林青霞當時已和秦祥林訂婚,所以秦祥林仍在片中助陣扮演配角,對于臺灣影迷而言,林青霞與秦祥林的搭配有賣座吸引力,即便真正男一號是張國柱,有秦祥林加盟仍然有助于票房。
除了林青霞難得挑戰殘殺片種外,她的造型與服裝也首度有專人打理。之前她雖貴為文藝片天后,但那時的臺灣影圈,再大牌的藝人除了星媽外,也沒有經紀人或助理,片中的戲服常要自己打點,林青霞以往常常自個兒搭配服裝。《愛殺》譚家明對于畫面美感格外重視,找了張叔平來負責林青霞的造型,他找了一席絲質的洋裝,林青霞試穿后他怎么樣都不滿意,因為該洋裝的設計若里面有戴胸罩,就會破壞線條,他極力說服林青霞不戴胸罩上陣,林青霞都不肯同意,表示自己不能沒戴胸罩面對鏡頭。張叔平最后只好說動她,穿和不穿胸罩在洋裝里面,各拍一張照片,讓她自己決定,林青霞一看到畫面中明顯的對比,同意不穿胸罩才能有最完美的服裝效果,首度在外衣內不穿胸罩上戲,意外釋放出性感的味道,也從此和張叔平成為好友,日后在影片里的服裝造型大都委托他來幫忙。
在《愛殺》中,林青霞還赤腳走在沙漠中,有種奇特的美感,想像中沙子熱得發燙,拍攝時應該也吃足苦頭,她確曾透露自己是怕冷多過怕熱,因此演《愛殺》還不如拍《八百壯士》中的游泳渡河戲難受。《愛殺》雖然在美國拍攝,臺灣還是不時會有媒體報導,林青霞的影迷對于她的突破也是既好奇又期待。
片子完成后終于在1982年的3月初上映,檔期不算特別強,勉強搭到了婦女節。從電影廣告來看,《愛殺》并沒有瞞騙觀眾,很清楚寫明是懸疑兇殺類型,可惜譚家明的風格對大多數的國片主流影迷仍嫌太新穎大膽,林青霞轉型的第一步走得太遠,粉絲們還無法跟得上腳步。將近一年沒有林青霞的電影在臺上映,《愛殺》卻沒能借機締造票房佳績,甚至和林青霞未離臺赴美前的表現差很遠。
剛巧瓊瑤力捧接班的呂秀齡接連兩部片子都賣座,胡慧中、應采靈、胡冠珍、彭雪芬等新生代玉女表現亦不俗,楊惠姍、陸小芬等掛帥的社會寫實片也讓片商賺到錢,“林青霞的時代已過?”一度成為各方的揣測。她后來總算回了臺灣,挑選沒試過的軍教題材,接下了《中國女兵》,電影在暑假末檔大熱賣,1992年的《笑傲江湖》在兩岸三地收到熱播,她的號召力再次得到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