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一導圖①|《呼嘯山莊》
回老家時在小新叔叔的后備車廂看到《島上書店》和其它幾本書,還有一堆字帖時,是好喜悅的心情。記得讀書那會兒填寫愛好時覺得閱讀是一個最不是愛好的愛好,可是我又實在沒有別的什么愛好了。
這些年,卻感謝有閱讀這樣的愛好。讀過的那些文字,陪伴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不同階段,會遇見不同的書籍。就如這本書里寫的:
“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后就不孤單,我們并不孤單。”
《島上書店》不是長篇,也不是短篇,而是一部人生作品集。書中的主人公A.J,妻子車禍去世、中年失意、困頓、憤世嫉俗,覺得來到書店的每個人都討厭、書店經營危機,心中淪落為荒島。
瑪雅成為他生命的轉機。喚醒他的愛,與島上的人鏈接溝通,開始喜歡童書。重新想起那個曾被他粗魯對待的出版社銷售代表阿米莉亞,緊張不安的期待見面,到求婚。在瑪雅的受洗派對上,他發現開始在乎一個人,開始在乎一切事,不再是一座孤島。
“一開始他覺得這是快樂,然后才知道這就是愛,要命的愛,他想。真是煩人。這完全毀了他,打算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的計劃。這其中最令人惱火的是,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
“跟人溝通,我親愛的小書呆子,只有溝通。”讀到這兒時,我開始覺得有些悲傷了。
患失語癥的A.J在離開人世前用模糊不清的語言說:
“瑪雅,我們會成為我們所愛的那樣。是愛成就了我們。”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瑪雅讓A.J與警察蘭比亞斯、前妻姐伊斯梅建立連接。而連接總是互相的,蘭比亞斯因為常來書店照顧陪伴瑪雅,也喜歡上讀書,并帶領警察做【精選讀書會】,減少了暴力事件。在離婚后和從不幸婚姻中走出來的伊斯梅結婚。在A.J去世后,和妻子一起接手經營書店,讓書店在小島繼續存在,他和伊斯梅說:
“我一輩子都在艾麗絲島,這是我所了解的唯一一個地方,這里不錯,我準備讓他繼續這樣。沒有書店的地方算不上是個地方,伊西。”
這并不是一個多復雜的故事,書中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困惑、悲傷、絕望。瑪雅的生母瑪麗,本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為仰慕作家丹尼爾,離開學校參加他的朗誦會,并與他生下瑪雅,而事實丹尼爾毫無責任心,生活一團糟。走投無路的瑪麗安頓好瑪雅后,游向大海后,再也沒有回來。丹尼爾也在妻子的失控中,車禍身亡。
瑪麗的盲目崇拜,盲目走投無路,有沒有另外一種選擇呢?絕望的另外一面就是希望。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瑪麗也是,一切都只是選擇,選擇好好繼續生活,選擇愛。
在這本書里作者引用了許多短篇小說筆記。也提到其它的一些書:
羅爾德.達爾的《待宰的羔羊》與《書店老板》我沒有讀過,但和小新一起讀了他的其它作品,他的書特別值得讀,比較有代表的有《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女巫》、《圓夢巨人》。
《相約星期二》是一本很喜歡的書,生命與死亡的哲學。臨死前的老師與學生在每個星期二的一次次對話。
《納尼亞傳奇》是大人孩子都可以讀的奇幻冒險故事,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我在當當網也有找到并放入購物車。作者在書末的致謝里寫到,致謝父親,為他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有章節的圖書。
有朋友問我怎么找到讀的那些書的,大概就是這樣,閱讀會讓我們遇見更多的書,而形成自己的閱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