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藝術是這幾年國外最火的表現效果之一。
而在今年,國內不少廣告作品中也有故障藝術效果的運用。就像去年火過的gif微動效果以及小人國攝影,這類出彩又相對簡單的藝術性效果,筆者是非常看好的——它們十分具備流行的潛質。所以,搞視覺設計的同行們如果沒有關注這類效果,那真的可能要落伍了。
?《攻殼機動隊》的電影海報設計運用了故障藝術效果。
?Adidas x大疆也運用故障藝術效果推出了新款限鞋盒,一次運動與科技的跨界聯姻。
? 其他品牌的故障效果運用
言歸正傳,故障藝術也叫Glitch art ,雖然算是新媒體藝術一類。但其實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作品問世。1965年,一個名叫Nam June Paik的韓國藝術家創造了名為Magnet TV的藝術作品。
藝術家在電視機上放了一塊大磁鐵,干擾了屏幕的圖像和聲音,這就是故障藝術的先驅。通過扭曲屏幕圖像的顏色和形狀,使新媒體藝術有了革命性的發自。
試想,人類幾千年來在自然界從沒見過這類電子圖像,視覺上的新鮮感足以吸引大批觀眾。當然現在看,這個效果平淡無奇,但當時可能就是最前沿的科幻效果了。
第二件早期的故障藝術效果,創作于1978年,據說是藝術家人為干擾一款家用游戲機所產生圖像。
?DigitalTV Dinner?(1978) createdby Jamie Fenton and Raul Zaritsky
? ?還有類似用電子游戲改編的故障藝術效果
當代故障藝術在網上比較火的就是這位名叫Giacomo Carmagnola的意大利年輕藝術家。和其他人不同,他的作品不是毫無規律的錯誤圖像,而是某個部位有合理安排的故障效果,且圖像具有一種規整的裝飾感。
當然網上也不乏一些其他的優秀的故障藝術作品,讓我們欣賞一下。
那么說了這么多,到底如何簡單的制作故障效果呢?我們給到如下3種簡便的方法:
1.app
上蘋果商店,搜索Glitch,會出現多款app運用。其中要推薦的一款運用為:Glitche。這款運用多達30種以上的故障效果,而且可以錄制視頻。
2.故障效果在線生成
其實在線生成故障效果的網站不少,這里選了最簡單的一個,而且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ImgaeGlitcher
地址:https://www.airtightinteractive.com/demos/js/imageglitcher/
3.Photoshop動作插件
介紹一款由GraphicRiver機構出品的超酷故障藝術效果PS動作,也可以生成類似于《攻殼機動隊》的效果,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去網上搜一下。
相比前兩個方法,該插件所產生的效果最復雜,由于可以直接內置在Photoshop中,也使這款插件擁有很好的實用性。
當然,如果想達到理想的效果,還是要自己手動制作,上述的三個方法只是速成效果或者作為輔助。
其實不僅是故障藝術,各種新媒體效果甚至是其他藝術類效果很多時候都是源于一個意外。我們得益于那些具有開拓眼光的藝術家發現了這些“意外之美”,才造就了當下豐繁多樣的大眾審美,讓本來的電子設備故障也成為了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