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新聞報道,山東省淄博市一位大媽因私自種植了390顆罌粟而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被行政拘留五天。大媽的辯解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種罌粟是為了燉肉”。網友們雖然對于罌粟的種植和成癮性不是很了解,但都一致贊同警方的做法——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罌粟向來被稱為是美麗的罪惡之花,但人們對它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罌粟原產于地中海東部,后經波斯傳入中國,是毛茛目罌粟科一類植物的總稱。其中赫赫有名的物種包括鴉片罌粟(Papaver somniferum)和虞美人(Papaver rhoeas)等。在植物學中,《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規定一種植物的學名只有一種,并且使用雙名法的拉丁文書寫。第一個詞匯是物種所在屬的屬名,第二個詞匯是種加詞,我們可以通過種加詞的意義對植物有初步和籠統的認識。Somniferu在拉丁語的意思是“催眠的”,反映了鴉片罌粟的麻醉性和鎮定作用。
許多人分不清虞美人和罌粟花,從外形上看,二者都屬于罌粟科罌粟屬植物,所以很多特征相似。但兩者的區別也比較明顯:罌粟花植物體光滑無毛,偶有剛毛也是在總花梗下端分布,果實較大,而虞美人全株都被毛,果實較小。更重要的是,虞美人不可用于制毒,只能作用觀賞性花卉養殖。但是,虞美人全株有毒,內含劇毒生物堿。誤食虞美人后會引起抑制中樞神經中毒癥狀,誤食果實汁液會有昏睡、心跳加速等癥狀,嚴重可致生命危險。
鴉片罌粟是罌粟的一個亞種,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有重瓣的花型,花瓣排列緊密,花色也很豐富,花朵外觀像一個毛絨球。罌粟的果實呈球形或橢球形,未成熟果實含有乳白色汁液,成熟后變為褐色,種子為黑色或深灰色,因鴉片罌粟是提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得名。
罌粟的種子罌粟籽是一種重要的食物產品,在歐洲等國家普遍食用,通常用于烘焙食品以及充當沙拉、甜品配料。需要指出的是,罌粟籽無毒也不會成癮,罌粟籽榨成罌粟籽油是一類很健康的植物油。罌粟籽在我國雖然合法,國家規定經加工滅活的罌粟籽,可以作為食品調料銷售。但是由于生罌粟籽和熟制罌粟籽很難區分,許多地區管制嚴格,因此市場上很少見到供應的罌粟籽。罌粟籽制成的糕點中,罌粟籽本身沒有什么特別味道,口感偏硬,不過添加后有別致的風味。
需要指出的是,罌粟籽中的嗎啡、可待因等含量極低,食用不會對機體帶來效果,也不會造成上癮,不過仍然有文獻表明,食用罌粟籽后藥檢反應的結果仍然會是陽性,因此特殊行業人員應該加以注意。
很多商家針對罌粟籽油的高維生素E、油酸、亞油酸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包裝出了健康食用油的概念,還打出了“皇室貴族專享”的噱頭,賣出了著不菲的價格。國家有關部門一度發文禁止罌粟籽油的生產和銷售。不過到2009年,國內陸續有企業獲得了經營和銷售的許可。筆者認為,罌粟籽油的多重成分與橄欖油等植物油差異并不大,也未有報道特殊的有益物質。所以,罌粟籽油的性價比還有待商榷,想要利用罌粟籽油招徠顧客的商家很可能會枉費心機。
此外,罌粟籽油可以用作色彩保鮮劑,在油畫的創作中,許多畫家使用罌粟籽油作為原料,因為罌粟籽油在常溫下可以變干,因此創作的油畫相比使用亞麻籽油更加明亮,不易變色。
罌粟除去可以加工、提取制作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多種生物堿,以及醫藥中的止咳、陣痛、麻醉、催眠等功能外,種子和榨取的植物油也有它的用處。同時,罌粟屬的植物也大都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結語
盡管鴉片罌粟作為毒品原料,被稱為美麗的罪惡之花,對于植物的價值,我們應該持一顆辯證看待的心。
本文為小編特邀的科普作者痕量(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在讀博士)的原創文章,希望你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