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時代,做生意靠吆喝正在逐漸被推送替代。通過網絡進行電子化推送,使信息瞬間觸達千萬受眾成為可能。
引起受眾的轉化,是推送的最終目標。相應的,推送有幾個關鍵的過程目標:盡快地推送給盡可能多的受眾,推送的內容符合受眾的興趣或需要,以及推送的內容引起受眾的積極行動。
找到潛在客戶及他們的興趣,及創造合適的推送內容,需要社會學、文學、藝術等專家的支持,這也是人工智能的主攻研發方向之一。實現高效快速推送,是IT出身的第三方服務公司的長項。第三方推送服務當前的比拼,正集中在推送效率和穩定性,及對設備和用戶的狀態監測等方面。第三方推送服務市場,處于推送產業鏈條的中上游,直接服務于開發者、廣告主而不是最終用戶。
?推送的展示終端,可以是電視、戶外電子廣告屏、網站、APP等。電子和戶外廣告,很難直接的感知受眾的狀態。基于臺式機的網站,難以精確到用戶進行行為追蹤分析。不難想象,推送技術的研發者們紛紛聚焦于人們隨身攜帶的手機平臺。IOS和安卓兩大系統,據說蘋果的推送SDK做得不錯,而google有很長一段時間,技術支持幾乎游離與我國市場以外,龐大的市場,與領袖力量的缺乏,成為第三方推送技術服務孕育的土壤。
當前,主要的第三方推送SDK服務提供商包括個推、極光推送、云巴、友盟、百度云、騰訊信鴿等。其中不乏BAT公司的身影。而且,市場中有幾家,籌資額超過億元。個推甚至以超過50億的估值,正在申請國內上市。這些數字,都證明了市場的潛力。
另一方面,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嵌入第三方推送SDK的App數,僅嵌入個推SDK的,占2016年11月安卓市場前1000名的18%左右; 而推送SDK的前三服務商,占據了同期App數的39%。 而個推創始人曾估計,推送市場,留給第三方服務商的機會,僅占市場的20%左右。因此,第三方服務商們必然會擔心市場的天花板問題,即使他們當下剛開始品嘗規模效應的紅利,且推送服務的年收入有加速的趨勢。
當前的第三方推送SDK,在實現并發性、到達率方面,受到網絡狀況,服務器應答能力,移動設備廠商的設定等方面制約,短期內難以預見顯著的突破。因此,第三方服務公司們都在積極需求服務類型和對象方面的突破。即從純技術服務推進到精準廣告投放代理、大數據分析等方面;從開發者延伸至直接服務廣告主。
精準廣告的基礎,是根據消費者行為預測其當前的潛在需求。當前服務商們基本都提供類似“標簽”功能,允許開發者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年齡、性別等特征,自定義推送目標群。部分推送服務商還建立了地理圍欄,可以偵測到一定半徑范圍內進出的人群,配合時間、地點等元素,期望實現更有效的推送。 但這還遠遠不夠。一是需求預測模型不足,單個開發者、或者廣告主根據標簽設置推送目標群的過程,還是導致大量的重復工作。二是推送的嵌入門檻較高,要求用戶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不適合普通的廣告主的進入。因此,筆者猜測未來的第三方推送市場,新的優勢將被有能力建立消費者需求預測模型的服務商獲得。然后基于封裝的模型庫,根據開發者、廣告主推送目的能生成完整的推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