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入師門的時候,習慣性地在生活中犯一些低級錯誤,然后經(jīng)常性地被師父批評。
有一次我要好的一位老大哥來我們家做客,晚上的時候我跟他一起聊天,他跟我說:“雖然在師門里面,你可以犯錯,師父也給你指出來,但是為什么不想想如何才能避免犯錯呢?”
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第一次犯錯,可以說是自己的無知,但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等到第三次犯的時候,就基本很難容忍了。
與其不斷犯錯,還不如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常犯的錯誤,然后每天來看一下,避免同樣的錯誤會犯第二次。
生活中,有些錯誤犯了,別人能夠原諒你,但有些錯誤犯了,就可能失去了寶貴的機會,但我知道有三種錯誤,這輩子決不能犯。
01 無休止的抱怨
你想想抱怨本身就是一種負能量的行為,負能量不僅拖垮自己的身體,還要拖垮自己的財富。
李笑來說:“情緒本身就是財富,壞的情緒會損害財富。”你想想你一天心情不好,干什么都不順利,這些事情本來可以給你直接產(chǎn)生價值的,你卻丟失了這些機會,這不是在損失財富嗎?
做培訓的人都知道,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那些滿是抱怨的人,比如開個課程,講完課之后,總有一兩個人是不滿意的,然后那些人就會開始抱怨課程不好,服務不好,老師不好等等,直到你把錢退給他為止。
這種無休止的抱怨總會讓人覺得喪失一種基本的尊重,抱怨帶來的負能量是可以被傳播的。
我在做市場的時候,聽過公司的一場內訓課,叫做:抱怨不如感恩。
那時候,公司的整體氛圍就是抱怨的多,感恩的少,為什么呢?因為底層的銷售人員吃不飽,穿不暖,每個人幾千塊錢的工資,養(yǎng)自己都難,更談不上有了老婆孩子的人。
所以,公司大部分的都是沒結婚的,甚至是單身的,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泡在公司里面做業(yè)績,業(yè)績做不出來,大家就在公司抱怨各種政策不好。
說實話,當時我覺得自己在公司的負能量也很大,也是在受小圈子的影響,時間久了,自己成了抱怨的種子,不要說感恩了,就是能保持中立就已經(jīng)不錯了。
后來離開公司后,學習了傳統(tǒng)文化,才知道抱怨其實沒有用,如何在逆境中來修行自己,讓自己在抱怨中找到正能量,這本身就是很好的功課。
所以,停止無休止的抱怨,真正智慧的人,應該化抱怨為樂觀,開心門,轉心念,讓逆境也能創(chuàng)造生產(chǎn)力。
02 ?處處與人比較
我?guī)煾刚f:“計較和比較是女人的兩大魔教,要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就要遠離這兩大魔教。”
事實證明,一個經(jīng)常比較的人,是很難獲得內在的幸福的,愛比較的人是因為內心沒有真正的能量和信心,通過比較來建立自我的人很難內在充實。
我?guī)煾附?jīng)常舉一個例子,有一次師父開課,有一位師叔來這邊上課,在課上那位師叔就說:“禹呈,我這次來主要不是來學習的,我是來超越你的。”
師父聽了笑笑說:“我只是一介草夫,你超越我干什么?”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想超越我,你真的太渺小了,我們最應該超越的是自己。
海明威說:“真正的優(yōu)秀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
我們沒有辦法從比較中獲得能量,我們只能通過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來使自己更加優(yōu)秀,一個優(yōu)秀的人是多看別人長處,學習然后化作自己的一部分的人。
曾國藩說:“君子之自處,不與眾人丈量長短。”
高手從來不說我要把你比下去,只會謙卑地說:“我來跟你探討學習下,看看能不能更加接近真理?”
以前經(jīng)常聽俞敏洪的演講,他經(jīng)常在演講中自嘲自己,開自己短板的玩笑,一個真正的智者不跟人斤斤計較,只會不斷學習別人的長處,深化成自己的內功。
03 無意義的悔恨
嗔恨是修行中必須要過的一個門檻,很多人一輩子受嗔恨的影響,而失去了人生更高的追求。
以前看歷史劇的時候,經(jīng)常會看到一個男人帶著殺父之仇,深藏于心,每天練武精進,直到有一天把仇人干倒為止。
等到仇人死了,一輩子的使命也算完成了,突然發(fā)現(xiàn)人生的價值感沒有了,于是就自尋短見,結束了生命。
你想想這樣多可悲啊,嗔恨成了一個人一輩子的牽掛,到頭來只能毀了自己,沒有人想帶著仇恨過一輩子。
生命總有那么一個人,一提到就恨得咬牙切齒的,放過這個人吧。
我?guī)煾刚f:“就算你不放過這個人,也要放過自己,連自己都放不過,還怎么談得上感恩呢?”
每個圣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一個真正能夠放過自己的人,才能放得過別人,才能真正結束無意義的嗔恨。
《了凡四訓》中說:“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今日的一切就像今日一樣,是新生的。
以前聽馬云在分享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的時候,經(jīng)常提到自己犯的那些錯誤,看到他分享的時候都是面帶微笑,笑談自己過去犯的那些錯誤,也希望別人能夠繞過自己的那些低級錯誤。
后來想想,有些錯誤人生勢必要經(jīng)歷,只有經(jīng)歷了才能得到成長,得到悔悟。但有些錯誤,這輩子決不能犯,因為可以直接預測到犯錯的代價。
美劇《靈書妙探》里有這么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總有一天,你回過頭來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每個經(jīng)歷,每次錯誤,每次失敗,都幫助你走向你應該成為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