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來有點感想。Amy的課可以是一種方法也可以是一種理念。
首先方法我沒有用的很好,一開始方法用不好,反而還邯鄲學步,自己都不會走路了。這個星期好幾次和我女兒的碰撞我就是屬于愣在那里。最原始的情緒和處理方法以及一瞬間的理性思考:按照AMY 的方法應該怎么處理。就好像體內匯集了各方門派的武功,會沒有融匯貫通,都不知該用哪招出手。然后自己糾結在那里,不知要怎么處理。這屬于被迫的暫停。然后這種被迫的暫停,因為沒有一個立即表現出來的態度,反而讓碰撞沒有火花,我和我女兒的沖突也就不了了之了。
今天早上,我女兒吃早飯的時候發現沒有蒸熟的香蕉。然后就有情緒不高興,她一定要吃。我們家我和我女兒的沖突百分之80都是為了吃,她是個吃貨。她要吃,我不給吃。我認為這是不合適她吃的,是我自己給決定的,沒有事先和她約定的。所以她會不接受有情緒我理解她。
因為我女兒火氣比較旺,很多上火的東西不能吃,一吃就全身皮膚癢。以前也經常發生這種沖突,比如桔子,以前她吃過就發生了皮膚癢,我給她記住了。但是孩子早就忘記了。過年的時候有一次又要吃桔子。當時的解決辦法是我先告訴她,這個桔子不可以吃,如果一定要吃,只能吃一個。因為吃了這個會皮膚癢,之前發生過,問她還記得么,她說不記得了。當然她是聽不進的,尤其是吃了第一個感覺好甜好好吃的時候。她會熬不住繼續吃,我就隨她吃,估計吃了三四個。 吃完后,到了晚上就渾身癢,讓我給幫幫忙解決解決。這時候我就開始說教了:媽媽和你說了吃了桔子后會有這樣的反應,你不聽我有什么辦法。你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去解決不要來找我。然后就讓她自己在那抓癢癢一個晚上,我不管她。現在這么大了,道理還講不通就自己去體驗自己的決定帶來的后果好了。我老公會說我這么狠心孩子這樣也不管。我是絕對做得到不心軟的。經過那一次,看到桔子是怕了。有一次去超市,我想買一點沙糖桔。貝貝和我說:媽媽你能不買么?你買了我會忍不住要吃的。我聽了很高興,欣然配合。
繼續說回早上的沖突事件。
按照以往我肯定是態度是居高臨下或者直接說明天吃,然后就和她在那邊僵持或者不理她,或者馬上開始一套說教,把以前桔子事件搬出來講。但是孩子在情緒里,哪里有心情聽你一大堆啰嗦。
于是,我突然就會用套路了。
1. ? ? ? 先肯定她。我說貝貝,媽媽知道你很想吃香蕉。
2. ? ? ? 提問。可是媽媽今天沒有蒸,你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她就順著我的思路問我 那你為什么?
3. ? ? ? 語氣和善的征求意見。我說你想聽媽媽解釋么?你就先不激動,媽媽好好和你說說可以么。
4. ? ? ? 和善解釋。我說因為你嘴巴起皮了還破了,媽媽昨天也嘴巴破了。我想是不是因為我們同時吃了蒸香蕉呢,你看爸爸他沒問題,因為他沒有吃,所以媽媽想試試今天不吃,我們一起驗證一下到底是不是香蕉的問題。如果不是的話,明天我們繼續吃可以么?而且今天也來不及了上學要遲到了。
貝貝倒是耐心的聽我說完了,然后就一起高興的去吃早飯了。
最后,總結套路就是:先肯定她+提問+語氣和善的征求她的意見+和善解釋原因。外加一條,事先要和她約定。
今早的事情事先和她約定好,應該就不會發生了。
方法不在于多,一招鮮夠了。
基本上基于我女兒的性格,只要肯定她,后續就沒什么大問題了。
她就是個愛得到肯定和鼓勵的孩子。
確實想想自己,很多時候遇到沖突,對方一來就否定自己,我肯定也是馬上火了聽不下去后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