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簡書社區寫作一年多以來,我遇到了很多值得我感謝的朋友。今天我要特別給一位前輩朋友致謝,他就是深受廣大簡友愛戴的蘇州作家蔣坤元老師。
剛開始看到蔣老師的文章,我還不怎么注意。我第一次點開蔣老師的個人主頁,發現他不光是蘇州作家協會會員,還有另外一個光鮮的社會身份——蘇州正翔壓延廠廠長。我本能地想:“一個企業家跑到簡書干什么?推銷自己工廠生產的產品嗎?”因為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我剛開始并不想去讀蔣老師的作品。
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蔣老師的散文,才了解到,原來蔣老師還是一位光榮的退伍軍人,他一邊創業一邊寫作,已經堅持了幾十年了。從蔣老師的文章里,我了解到蛇農這個特殊的職業群體的艱辛與不易,了解到他的家鄉獨特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跡張巡公園,了解到他小時候從父親那里受到的良好教育,了解到了他年輕時候那一段艱苦而充實的軍旅生涯。我從蔣老師的文章里,不但了解了他,還發現了更加美好的世界。
就單說寫作這件事,蔣老師從在部隊上發表新聞稿開始,到如今陸陸續續出版三十幾部作品,從在報紙上發表“豆腐塊”開始,到如今創作上千萬字的優秀作品,蔣老師真正踐行了一個寫作人的良心和操守。蔣老師的文字從來都是充滿溫暖和感動的,比如下面這段文字:
水稻田蔥蔥綠綠,估計接下來的日子水稻就要揚花,再接下去是抽穗。鄉間有稻花香之說,雖說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但我仍然放開呼吸。早晨的水稻田,空氣里真的散淡著一種青草味兒。(節選自蔣坤元老師散文作品《經過水稻田》)
短短的一百來個字,卻把江南水稻田的美麗刻畫得淋漓盡致,頗有南宋詞人辛棄疾“稻花香里說豐年”的質樸意味兒。江南的水稻田到了蔣老師的文章里,才真正獲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再比如下面這一段樸素無華的文字:
石榴樹又掛滿了石榴,這一棵樹在冬季可是光禿禿的,我一直擔心它會不會枝枯萎,但春天來了,它又發新枝,還長出那么多的石榴。是啊,生活即使如此冷漠,總有甜蜜的果子會賜予給我們。(節選自蔣坤元老師散文作品《這個庭院,是我最后的世界》)
石榴樹的風姿綽約和堅強的意志,在蔣老師的文章里熠熠閃光。讀完蔣老師的這一段文字,我們的耳畔仿佛回響起了歐洲詩人雪萊的著名詩句:“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確,生活就是這樣的,即便讓我們遭受寒冬和雨雪的考驗,總會在來年用姣美的花朵和豐碩的果實來回報我們。人生的彎路不會白走,血汗不會白流。
蔣老師的文章帶給了我們許多溫暖和力量,他的人格更是讓我們備受鼓舞。在上個月,蔣老師無端受到一些人的指責和欺侮,他作為一個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的作家和企業家,心里的煎熬與痛苦可想而知。然而,蔣老師并沒有暴跳如雷地與那些人打口水戰,而是默默地證明著自己。真正的勇士并不會因為別人的無端欺侮而退縮,蔣老師經過這一場劫難反而贏得了更多的支持者和擁護者。一個真正的好人,非議和欺侮只會讓大家更加看清楚他的好。
蔣老師自費創辦的文學公眾號正翔語,是一方文學的樂土和原創作者的天堂。只要投稿給蔣老師,他就會在百忙之中抽空篩選出優秀的作品刊登出來,并且第一時間支付稿費給作者。也許稿費不多,但對于我們文學新人來說,卻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我經常看到蔣老師在凌晨十二點多還在編輯、推送新人寫的優秀文章,最晚的一次甚至忙到了凌晨三點多,距離蘇州的朝陽升起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蘇州的朝陽應該銘記,在蘇州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企業家和慈善家,曾經廢寢忘食地支撐起了一大批文學新人創作的天空。而我們受到蔣老師鼓勵和提攜的人,更應該深深銘記蔣老師的好。
蔣坤元老師,感謝一路上有你。蘇州這座城市,因為有你而更加有魅力。簡書這個大家庭,因為有你而更加溫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