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乳糜血就是“泛著浮油的血”或稱為“脂血”,血漿呈乳白色或混濁狀,這種血不能捐給別人,還得特別注意是否有血脂肪異常的病癥,如有高血脂癥。根據捐血中心統計,國內捐血人乳糜血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一。
血漿顏色呈乳白色或混濁狀,那就是乳糜血,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脂質對人體而言,就如同汽油之於汽車是重要的能量來源,脂質在體內經由脂蛋白攜帶至身體各個部位,提供能量需求或儲存備用。
脂質的種類很多,其中以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較為一般人所熟知。
膽固醇是體內最豐富的固醇類化合物,它不但是細胞生物膜及脂蛋白的成分,并可合成膽酸及維生素D,同時也是類固醇類激素的前趨物質,因此對於大多數的組織來說,膽固醇的供給及維持代謝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體的固醇類來源包括體內合成及由食物中攝取,但植物性食品不含膽固醇,而是植物固醇,它們不易被人體吸收,攝取過量時反而會抑制膽固醇的吸收。
三酸甘油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質類,大部分的組織都可以利用三酸甘油酯所分解的產物提供熱量。成分我們吃的脂肪經過在小腸消化、吸收后,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時,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液體變成乳白色的黏稠液體,這時,我們醫學上就叫它做乳糜血。當血中甘油三脂(TG)大于400mg/dl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會受“白油”干擾;當血中甘油三脂(TG)大于1000mg/dl時,生化、免疫項目(除血糖外)都會受“白油”干擾;但素食一周后,有很多人再次抽血檢查的各項化驗指標都有所改善。血脂即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脂蛋白:主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主指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其中的甘油三脂(TG)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所以被稱做可變脂;而總膽固醇(TC)是固定脂,它與飲食無密切關系。
因此,假如甘油三脂(TG)單項高,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控制飲食,即多吃五谷雜糧,少吃含糖食品及飲料(糖果糕點、水果罐頭、含糖飲料);多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魚(三文魚、鰻魚、白鯧魚),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不宜飲酒,因酒精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若無法消耗將變成甘油三脂(TG)。
1、控制體重,達到理想體重范圍。
2、控制飲食總熱量,維持健康體重。
3、控制油脂攝取量,避免高油食品。
4、避免攝取過多淀粉類食物,每天控制2-3碗飯的量。
5、減少甜食類的攝取,甜食會刺激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加重乳糜血癥。
6、少喝市售含糖飲料。
7、多吃黃豆及其制品,如豆漿、豆腐等。
8、每天至少5蔬果,目標9蔬果,每份蔬果重量約100克。
9、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10、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
11、不宜飲酒,因酒精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若無法消耗將變成甘油三脂(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