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群是《籃球先鋒報》的總編輯,在我看來,他是一個睿智的大叔,喜歡調侃、很懂幽默,和楊毅是不同的風格。經常會看他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留言的粉絲都叫他蘇老師,可見他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在這里我也尊稱他為蘇老師。
關注NBA的朋友都知道,12月16日,是TNT記者賽格爾去世的日子。
那天蘇老師的公眾號的推送是12月17日的凌晨零點更新的。從他的字里行間,我不僅看到了悲傷無耐,也看到了年近半百的大叔一直以來奉行的時間哲學。
就在當天那篇名叫《所謂時間,只在于你如何度過》的文章中,他這樣寫道:“我必須很早出發去騰訊直播間,雖然勇士與尼可的比賽直播從11點才開始,但必須為30公里的路程準備好一個半小時。等我做完晚上CBA直播回家時,離今天發一篇的時間,只剩下不到40分鐘”。“為了不占用第二天的限額,我得趕在午夜鐘聲敲響之前,寫完這篇短文”。
微信公眾號并不像微博一樣一天隨時可以發狀態,不限量。而是每天的24小時之內只能推送一篇文章,僅可群發一次。蘇老師要在17號零點之前的僅剩的40分鐘時間里完成推送。在他的字里行間,我看到了蘇老師對有限資源如時間、推送限額的珍視態度。
一個人如何對待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
且不說賽格爾,單從蘇老師這個例子里,就給了我幾點啟發:
一、做重要的事。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液態的,隨時都有偶然的事件發生。比如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堵車、霧霾。內部環境的變化如疾病、健康受損、失去記憶。為了防止意外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就必須把最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位。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呢?引用采銅觀點: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是最重要的事情,對自己物質、情感、心智有好處,而且持續時間很長的事情。比如找到真正的愛好,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牛人進行交流。我們可以看出,商界大佬馬云、任正非都是一直在做著高收益值、長半衰期的事情,并且持續地把精力花費在一個領域。體育明星科比、鄧肯除了自帶天賦,也是把時間花在了愛好的事情上面。而作為我們普通人,要變得更進一層,就要知道對自己來說哪些是重要的事情,然后持續去進步,慢慢的以時間換成果,變成一個在至少一個領域很厲害的人。
二、想好就立即行動。
我們總覺得時間太多,而那只是觀念里面的認識罷了,不信你以回憶視角看看過往,我們已真正失去。實際上,以秒計算的時間作為我們人生的坐標,我們在想它的那一刻,我們已經失去它。正當我們為失去的時間感到焦慮時,我們又失去了一些時間。及時的行動會讓時間看得見,摸得著,對治愈拖延癥,有效把握時間有百利無一害。
這兩天,在微信群里,我所知道的,河南鄭州的一個叫林溪女人,職位是中國平安河南鄭州高管,因為看到懂懂日記里提到關于寫作訓練營的前途無量(錢途無量)的這一概念,她二話不說,在自媒體這個領域,她就立即行動起來,從12月15日起的十天時間里,全身心投入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中,動員自己身邊所有的資源為她投資,終于有一個叫做胡楊的運營手一下子為林溪投了500萬的啟動資金,第一期為期一年的自媒體訓練課程,林溪計劃在微信群里面招募會員200人,一年的學習費用每個人一萬塊。昨天圣誕節夜晚,一個半小時的免費預熱課程竟然吸納了6000人在線同時聽課。我也感受到了這個市場的潛力無限,但我會有普通人的思維方式,不知道這個是不是騙人的圈錢培訓班,于是想看看在說。
但是這件事情,我唯一佩服的是這個叫林溪的女人的行動力。想到就去做,是立即行動的最好體現。可能我們普通人沒有像林溪一樣有調動資源的能力,但我想立即行動,我們可以做到。
一百個有想法的人,其中大概卻只有一個能夠把想法付諸實踐的人,這樣的人是幸運的。
三、堅持斷舍離,敢于說不。
過去人們在接受信息的困惑是選擇太少只能被動順從,現在信息發達,人們的困惑是選擇太多不知道從何下手。
是選擇打開微信,微博選擇瀏覽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呢,或者是選擇一本好書,系統地了解一些信息,形成自己知識結構的一部分?
是選擇把閑暇時間花在短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網絡游戲、娛樂節目,熱門影視劇之中,還是選擇把時間投入在對自己來說,高收益值、長半衰期的工作、愛好、健康中?
學習斷舍離之后,我就學會了拒絕。拒絕把時間花費在對我長期寫東西無益的事情上如無效社交上,在我看來、漫無目的地微信群聊確實是在浪費時間。而每天閱讀一個半小時,讓我受益匪淺,定期更新公眾號的文章讓我很充實。因為逐漸地發現寫東西、傳遞一些自己的想法才是真正能夠讓我熱愛的事情。無論是誰,當找到了一個愿意花時間、傾盡全力投入其中的熱愛時,那就是一種真的覺醒的開始。
正如身邊的朋友紹榕找到了自己的熱愛一樣。兩年前,他從高薪的銀行辭職,開起了肉夾饃店,我當時想不明白為何他會放棄那么好的工作機會,直到最近他的分店開業那一天,和他聊天之后才了解,銀行的工作能夠讓他滿意,但不是最優的選擇,而他選擇創業開店,就是最高目標,就是自己的最優選擇。最優比滿意多了一個層級。試營業那一天,我品嘗了店里的新上線產品包子,味道不錯。昨晚,他在臨時發起的吃貨紅包群里打出這樣一個廣告:“吃少東家肉夾饃,交正能量的朋友。”希望能夠因美食而聚的吃貨們,都能有更好的口福,都能有正能量的人生。
采銅在寫《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時,最初他的想法是五十年之后,但愿還有人會閱讀他這本書。但事實上,這部作品出來之后,已經在亞馬遜、豆瓣圖書榜赫赫有名。我購買了電子版,確實值得一讀,旁征博引的經典論據,真讓我大開眼界。什么是好書的一個判斷標準,就是一翻開就想一直讀下去的書。采銅這本書就是一本對自我提升有幫助的好書。
寫公眾號是我一直持續想做好的事情。我放棄了一切工作外的活動去選擇學習如何寫好公眾號,每篇文章,都付出了我的時間,但是收效甚微,閱讀量少,放眼望去,十年的時間,我相信一直改進下去,大概在2026年,能夠達到心中的目標,也就滿足心愿了。
但愿所有能讀到這篇文章的寶寶們,都能夠在自己的領域里,精耕細作,假以時日,成為很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