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階梯:最好用的講故事工具之一

抽象階梯:最好用的講故事工具之一

對喜歡講故事或寫故事的人來說,“抽象階梯”是最好的工具之一。盡管它并不是最容易理解的。我讀了大概100遍“雅各夢見天梯”這個圣經故事,才弄明白如何理解這個概念。

抽象階梯,這個概念是由美國作家S.I.早川在《行動的語言》一書中首次提出來的。S.I.早川寫到,所有的語言都存在于階梯上。最概括或抽象的語言或概念在階梯的頂端,而最具體、最明確的話語則在階梯的底部。在講故事時,我們在階梯頂端創造意義,而在底部去做例證。我們更樂于沿著階梯向下,然而,問題在于我們既不能到達高處,也不能恰到好處地抵達底部。我們常常傾向于停留階梯的中部,套用一句話叫“高不成,低不就”,因此,這是最危險的區域。抽象階梯,可以幫助我們弄明白如何在頂端表達意義,又如何在底部舉出具體例子,并且避免中部的混濁狀態。當你在精心布局的敘事中展現細節,它會帶領讀者向階梯上方走去,在讀者的腦海中,意義自然就從故事中獲得了。

現在,你還對抽象階梯這個概念感到陌生嗎?

我想,還是有必要去看一下文章的開頭提到的那個圣經故事,這有助于你更容易理解“抽象階梯”的妙用。故事記載在《圣經.創世記》上說: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里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下,在那里躺臥睡了。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耶和華(上帝)站在梯子以上,說:“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 神,也是以撒的 神,我要將你現在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后裔。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里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

從以上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在階梯的頂端是上帝,在階梯的底部是雅各這個人的一段經歷,而在階梯的中部則是上帝的使者。這是什么意義呢?這就是一個經典的“抽象階梯”故事。它在階梯的頂端向我們述說了上帝和他的應許,也就是故事創造出來的最大意義。然后,在階梯的底部精心布局了雅各的一段經歷,也就是故事中詳述的一個最具體、最明確的例子。還有一點很關鍵,就是在階梯的中部出現了上帝的使者,它帶領讀者向階梯上方走去,上去下來。這將會避免故事出現上下脫節的現象。

這讓我們看到了“抽象階梯”的三要素,就是頂端的意義、中部的連接和底部的舉例。當我們在階梯的頂端創造了意義,當我們順利沿著階梯向下,最后,我們就可以恰到好處地抵達階梯的底部。所以說,抽象階梯是最好用的講故事工具之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