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畢業的第二年,是我邁進社會的第一年,也是我認為到目前為止自己最不容易的一年,昨天晚上和父母爭執,今天和男朋友吵架,腦子里還有領導要今天完成的任務,我的心里滿是沉重,我不明白,這是每一個走進職場人的必經之路嗎?
2021年8月3日,那是我在學校呆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快樂的求學上學之路就徹底結束了,對于一個初中高中大學都是住宿的孩子,面對終于不用再遵守幾點之前必須回宿舍,幾點準時熄燈,幾點食堂有飯,也不用和其他的女孩子們共擠一間屋子,顯然我還有有些開心和激動的在那一天,對于未來,一個樂觀的剛上社會的孩子,顯然還是自信過了頭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認為自己還是有能力的,該有的證書自己都有,在學校招聘的時候幾家公司都愿意要我,因此我還沒吃到求職不順的苦頭。
因為男朋友家是大連的,所以畢業之后我們兩個便回到了大連,那個時候他已經面試好工作了,在開發區離家比較近的一家外企上班,而我懷著一腔孤勇和盲目的自信,一起來到了大連,本來我也在學校找好了工作,可是因為學校不讓在外實習,漸漸失去了那份工作,失去了就失去吧,還可以再找,畢竟是應屆畢業生,我也有很多學校社聯工作經驗還有大學的實習經驗,因此再找一份工作應該并不是難事,當我們兩個把房子租完的時候,我開始慢慢尋找工作,這時候我才發現夢想照進現實的骨感,因為男朋友工作在開發區,因此房子最終就定在了開發區,我就只能找開發區的工作,但是我后來才知道開發區的公司大多是工廠,比如做汽車,汽車零部件還有其他等等,就這樣最終我還是妥協了,特別不喜歡機械和工廠的我還是必須找廠子的話,不找廠子的話這塊地方都是一些建立不久的小私企,小私企從來不在我的職業規劃里,沒有辦法下,我就選擇了現在的公司,就這樣就踏進了這個“深淵”。
客觀公正地說,這家公司的工作時間以及節假日的一些待遇還是可以的,但是唯一讓我覺得矛盾的就是,我的工作量大如天,這個大如天是真正地大如天,從我自己看,我一直是一個樂觀要強的人,并且能夠寫作的人是比較專注的,最后,我也不笨,各種能夠減少自己工作量的方法,我也研究了不少,可是工作量還是大的做不完,在三千的低工資與工作量不成正比的情況下,我的心里逐漸扭曲。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小的方面,還有一些方面因為擔心互聯網不可靠性,我就不記錄了。昨天和父母爭執就是公司,父母認為這個公司總加班,還沒有加班費,然后工資還奇低,當時領導正給我安排了任務,領導的意思是周一要用那個ppt,那這個意思就是我周六日必須完成這件事,當時我正十分郁悶,加上剛剛收集整理匯總8個不同類目的表,我已經感覺十分恍惚了,心里的極度不平衡令我再也繃不住了,就這樣我就和父母起了爭執,當然和父母爭執幾句,其實沒什么,因為我們很快就會好。
可是在那個夜晚,我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討厭自己,因為這個問題,我討厭了自己無數次,那就是軟弱。我不確定這種表現是不是真的軟弱。每次面對大量的工作以及什么不合理的請求時,我總是會這樣想,我覺得要爭執很麻煩,我想盡量降低情緒成本,我總覺得自己在爭執的過程中可能沒得到什么,反而會讓人覺得自己挺討厭,我害怕自己會不斷想別人覺得自己挺討厭,因此,覺得,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就做了吧,做完就沒這件事了,真好笑,自己一直不覺得自己是討好型人格,可是在梳理完之后才發現這不是妥妥的討好型人格嗎?就挺好笑的,所以因為自己討好軟弱,我一次次厭惡自己,我嘗試著改正,可是一直也沒有進展。
我的男朋友他在反PUA與反討好就做的特別特別好,甚至會讓我羨慕地不得了。最近大連出現了疫情,他們公司本來沒有居家辦公,然后他自己申請了居家辦公,居家辦公他就真的不看消息了,甚至因為在家還錯過了同事的工作信息,最后他只是后來把事做了,他也不會想因為自己耽誤了工作,也不會想領導會不會覺得自己太飄,或者等等,他一點也沒受到影響,該干嘛干嘛,也不會責怪自己,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所以我真是十分羨慕他的性格,從來不會為難自己,情緒只向外宣泄,不會向內消耗,活的肆意。
晚上,我與男朋友推心置腹地交談了很久,自己的情緒還是有所緩解。
那么,古人話說的好,吃一塹,長一智。我還是希望自己經過最近這個特別不好的經歷之后能夠向自己的不足發出挑戰,也希望自己能夠多為自己想一些,多為自己爭取,經過這次,我有兩點想告誡自己也與看到的讀者共勉。
1. 控制思想,將工作與自己的生活分開。
2. 梳理生活,少刷朋友圈,多閱讀寫作學習提高自己,修煉自己的境界。
只有自己能投身于自己的事業,專注自己的事情才能提高底氣,從根本上解決自己性格方面的陋習。
2022年9月3日 2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