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根陽(鹽城市鹽都區)
走進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文化館,剪紙作品展廳不可不看。
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幅形象傳神、裝禎精美的剪紙作品。其中,號稱“鹽城之最”的《水滸108將》令人贊嘆不已。這是鹽都區北龍港剪紙的杰出代表、我市著名民間剪紙大師王柏林用一個月的時間突擊剪成的。這幅剪紙作品長5米,寬2.5米,108個人物神形兼備,叱咤風云,惟妙惟肖,足以體現他剪紙藝術功力的 不凡。
王柏林今年77歲,是北龍港小學的一名退休教師。
在水蕩澤國北龍港,提到多才多藝的王柏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42年,王柏林出生在南龍港的一個銀匠世家。他幼年學畫,練習字貼;他心靈手巧,吹拉彈唱都能露一手。1960年,他從鹽城師范學校畢業后回鄉任教。那時候,鄉村小學條件簡陋,課余生活非常單調,他只能看看連環畫。日久天長,只要合上書,他就能把里面的插圖畫出來。出于好奇,他又嘗試用剪刀把畫中人物剪出來。從最初剪花鳥魚蝦、蔬菜瓜果,到后來剪歷史人物,慢慢地喜歡上了剪紙藝術,并練就了一手剪紙“絕活”。
王柏林的剪紙作品,選材大致可分三類。一類是民間故事和歷史故事,如“西廂記”、“白蛇傳”等;另一類吉祥圖案,主要用于做窗花或刺繡圖稿,如“龍鳳呈祥”、“牡丹富貴”、“鴛鴦荷花”等;第三類是寫實類,多為花卉、人物、山水等。
聽說王 老師會剪紙,街坊鄰居誰家孩子生日滿月,或結婚生子,都會向王柏林索要窗花,以之祈祥納福。逢年過節,王柏林也會給鄰居、同事送上一幅幅生肖之類的剪紙作品,恭賀新喜。久而久之,他送人的剪紙作品超萬幅,有的作品還被朋友送給了外國友人,于是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
王柏林退休后,既不會打麻將,又不會玩撲克,而是把富余時間全都花在剪紙上。他潛心研究,從繪畫技巧中汲取藝術營養,把單一的剪紙與當地的刻紙結合起來,從起稿、剪刻,到修改、揭離,再到裝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套路和藝術風格。
王柏林搞創作,總是帶著感情去剪,全身心投入,力求能剪出靈性,使作品盡善盡美。為了剪好一幅作品,他經常一坐就是半天,有時忘記了吃飯、睡覺。甚至躺在床上,忽然想到一個好的主題或圖案構思,不論春夏秋冬,都是迅速起身,坐在燈前一干就是幾個小時,又是畫又是剪,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他創作的“湘云眠藥”、“寶釵戲蝶”等《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楚楚動人,惟妙惟肖,需要花上七八天的工夫。只要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十二生肖、草蟲花鳥就能在他的指尖變得活靈活顯。如今,王柏林不僅成為鹽都區“十大杰出民間藝人”、鹽城市“十隹民間工藝師”,而且還是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鹽城市民間剪紙藝術“非遺”傳人。
退休那年起,王柏林就被自己工作過的北龍港小學聘請為校外輔導員。他決心從娃娃抓起,幫助北小將“非遺”搬進課堂。他先在北小青年教師中收了一批徒弟,手把手地帶出了一支技藝高超的剪紙藝術教師隊伍,還協助學校編寫了一套三冊的校本教材《學剪紙》。2004年2月,民間剪紙正式成為北龍港小學的校本課程,學生每周都上剪紙課,每天都交一幅剪紙作品。經過十幾年的大膽嘗試和積極探索,如今該校已形成了“人人會剪紙、人人想剪紙”的氛圍。2012年7月,北小50名師生應邀參加了與臺北市蘆洲國民小學進行的民間剪紙藝術文化交流。同年8月,該校90套2000幅作品被市里作為出訪臺灣的民間藝術贈品……
除了教會小學生剪紙,王柏林將剪紙藝術輻射到市聾啞學校。他還帶領鹽都區地稅局的“弟子們”,創作了以宣傳稅收為主題的剪紙作品。鹽都文化館新館建成后,為王柏林專門設立了剪紙作品展廳。這個展廳面積達150平方米,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民間藝人個人主題展覽室,在檔次和規模上都堪稱“鹽城之最”。
這幾年,王柏林老師已成為北龍港的大忙人。在致力傳承民間剪紙藝術、悉心帶徒授藝的同時,他不忘自己所肩負的教書育人的責任,充分利用寒暑假,組織和輔導農村留守兒童學剪紙,用剪紙藝術溫暖農村留守兒童的孤寂的心。
樓王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王柏林老師民間剪紙技藝非遺傳承工作,撥出專項經費,舉辦“北龍港剪紙技藝非遺傳承培訓班”。王老師更是干勁沖天,每周雷打不動,一絲不茍地給北龍港幼兒園教師和北龍港街道各村居的文化專干授課。
這幾年,王柏林老師還成為鹽都乃至鹽城的大名人。每年春節期間,鹽城水街搞大型文化惠民活動,他都積極報名參加,他的剪紙展位總是人頭攢動,以恭賀新春為主題的剪紙作品,深受人們的青睞。
2016年,他參加了全省民間剪紙技藝比賽,榮獲了一項銅獎和一項優秀作品獎。去年上半年,在鹽都文化館,省文化廳領導和各市文化局非遺處負責人現場觀摩王老師的剪紙創作展演后,紛紛頷首贊。今年,省教育廳領導在建湖觀看了王柏林和幾名小學生的剪紙表演,當場作出了高度評價。“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他還在區群藝館為《鹽城晚報》的小記者們展示了剪紙技藝,讓孩子們充分領略了非遺文化絕活的無窮魅力。
凡是區里到外地舉辦招商引資活動,他都要帶著徒弟趕赴現場,精心展演民間剪紙技藝。就說今年8月22日在滬舉辦的“多彩鹽都,歡樂水鄉”——2018第五屆鹽都(上海)旅游招商推介會吧,王柏林師徒再次大顯身手,用一幅幅美侖美奐的剪紙作品,生動展示了鹽都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為提升鹽都對外形象錦上添花。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半生癡迷民間藝術,刻苦練就剪紙絕活,執著傳承非遺文化, 用一把剪刀、幾張紅紙和滿腔熱忱,讓人們領略了北龍港民間剪紙藝術的非凡與不朽!
在今年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只想對王老師說:鹽都剪紙,感謝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