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距離我的高考已經過去五年了,但回顧我的高考所填報的志愿還是有點遺憾的。
關于高考填報志愿,這幾點你得注意
學校的選擇
這可能是查到分數的你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填報志愿最重要的問題。
如果你對全國的各大院校一無所知,或了解不深,家長也難于為你提供一個好的方案,你首先要做的是找老師商量一個學校選擇的初步方案,但鑒于這個時候老師可能忙不過來,畢竟有那么多的學生,參加所在城市的高校宣講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比如我所在的城市是武漢,當年就是通過參加在武展舉行的宣講會才選擇的學校,去年也陪我表妹參加了一次,收獲頗豐。
首先,你得知道自己的分數,再拿到一份一分一段的排名表,并對照自己的分數和排名找對應的學校,這一過程可能會很殘酷,因為你會發現,你的競爭對手太多了,當然分數高的除外。。
其次,跟父母商量自己想要去的城市,一般沿海地區和政治中心城市的分數會偏高,而西部地區的分數要求會比較低,前者的發展機會較后者要多一些,但各個城市都有各個城市的人文特點,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如果覺得自己的城市離家比較近,發展狀況也不錯,也可以選擇就在本地省份,一般在錄取上,當地學校對本地的考生是有政策傾斜的,主要體現在錄取本省考生的人數上
最后,你要選擇幾個心儀的備選學校,切莫一竿子打死,當年我有個成績不錯的同學,對自己的分數相當自信,認為他的分數絕對夠上這個大學,所以高考志愿只填了那一個,但結果調檔了,最后以一個高分補錄到一個相對較差的學校,實在是可惜。
專業的選擇
當你選好學校的時候,就得做一個詳細的專業規劃了,如果你事先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比如高中的時候就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就大膽地填上你的理想專業。
但據我的個人經歷,我以及我身邊的同學好像都對自己的專業沒有什么確切的想法,以至于填報志愿的時候在專業上采取了隨緣的辦法,選擇了一個讓自己不是很滿意的專業。
如果你想學一門比較實用的專業只為了賺錢,或者說就業率高的專業,那么一般工科或者說有關技術的科目比較適合你,最熱門的恐怕就是計算機了,但你得先了解,那些工科是夕陽產業,或者說未來發展前景不大的產業,為了避免引戰,這個你還是百度或者找老師了解一下~
如果你有自己的理想,那就堅持唄,無論你是想搞金融,想當醫生,想當老師,想當律師,想當記者,請你大膽的選擇,我覺得大學四年如果沒有一個理想支持你,學習很難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有人會說,什么什么專業就業率不好,但本科教育一般是一個通識教育,即便是畢業了,只要你有過硬的個人技術和能力,無論是工作,或者跨專業考研,你都會有市場,so,believe youself!
大學應該怎么度過
當所有都準備就緒,當你收到你千等萬等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你得好好高興高興,安排一場高中畢業旅行,趁暑假還長,精通一種興趣愛好,這都可以犒勞自己。
然后,你就得想想大學四年該怎么過。四年對于有目標有追求的人來說,是漫長卻充實的,因為他們每天都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每天都能一點點進步。而對于渾渾噩噩的人來說,四年可能就是一晃而過,毫無所得。
那么怎樣度過一個充實的四年的呢?
首先,你得問問自己,是繼續深造還是畢業工作或者創業,深造包括保研、考研和出國。
如果你想讀研和出國,你得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其結果當然就體現在你的成績上。如果發現自己可能得不到保研機會又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濟實力,那就只能考研了。而考研是一個長線戰役,又得同學甚至從大一、大二就開始布局,當然這些還是少數,一般都會集中在大三的時候,投入到考研的復習當中。
如果你想畢業工作,或者創業,你得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一般大學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課程(后悔當時沒能認真聽,你們得吸取教訓啊)。然后定下自己的目標,在四年的時間里,不斷充實自己,最后在面試官面前推銷自己。
有一個重要的要點就是,找實習,找實習,找實習。
可能這時候的你會問,實習不是畢業的時候才會有要求嗎?
沒錯,一般畢業會有實習的要求,但這是遠遠不夠。對于哪些有著自己規劃的同學來說,他們從大二甚至是大一(當然我不建議大一就投身到社會實習當中,大一還是純粹一點好)就開始找各大企業的實習,因為這樣會讓你的簡歷變得很充實。
設想一下,當你畢業參加招聘的時候,HR拿著一份毫無經驗履歷和一份有著充分實習經歷的履歷,他會選擇誰?顯然,后者的機會會更大,如果你家里有礦或關系戶,當我沒說...
如果你想創業,一般學校都會有創業基地,會有很好的創業政策,甚至你畢業都可以享受這個政策,所以當你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或者能開發一批有吸引力的產品時,就做好預算,做好規劃,成立一個公司,我身邊就有一個學長大學創業,一年換寶馬,所以,機會毫無例外地會垂青膽大、敢闖的人。
如果,你這時你沒有一個清晰的想法,或者說沒有想好未來該怎么發展時?該怎么辦?那就讀書吧(本人有個讀書群,有想加入或者想咨詢大學生活如何度過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加入一個興趣組織,你可學一門樂器,你可以學街舞,可以去健身、跑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還可以考一些有含金量的職業證,這些都是可以做大的。
我大學感覺最快樂的就是加入了校合唱團,跟著小伙伴們一起唱歌,一起參加比賽,當然拿獎是次要(雖然我們拿了不少獎,哈哈哈),重要的是可以有一種方式讓自己沉靜下來,那時會覺得,唱歌是一件先感動自己,進而感動別人的事,至今仍在回味那段回憶和體驗。
至于要不要加入學生會組織,你得自己考量。我只能說,對于一般的組織來說,大一時可能有一些熱情,但到了大二熱情會慢慢消退。進入學生會你可以認識更多優秀同學或者學長學姐,你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比如活動策劃的能力,文案編撰的能力,社會交際的能力等等。
但沒有加入也沒有關系,對于某些來說,學生會組織甚至會拖累你,因為它將不可避免地占用你得學習時間,如果沒有把握好的話,可能學生會的工作沒干好,成績也落下了。所以,加入學生不可跟風,而因該結合自己的興趣去選擇。
以上均是本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到即將步入大學的你。
碼字不易,請給個贊唄~
要進讀書群的私聊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