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耿向順”賬號矩陣開通以來的第188篇原創文章,關于“高考志愿填報”。
1
今天,有幸受平臺邀請,做客線上微訪談,為高考學生填報志愿建言獻策。
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該怎么填志愿,我只能靠直覺和幾高考志愿填報書籍查閱,因此去了后來并不是很理想的學校?,F在想來,要是當時有人指導該多好!幾年后,我來做這個活雷鋒,希望能幫助一些人,但求不誤人子弟。
高考,是可以改變人生軌跡的嗎?是的,但也不全是,人生軌跡是由無數次選擇、努力和機遇改變的。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是很大一部分改變命運的途徑。取得一個好的高考分數很重,填好大學志愿也很重要,填報志愿才是真的影響一生,會決定未來四年、甚至可能會影響自己未來一生自己將在什么地方度過,將會有怎么樣的機遇和發展。
填大學志愿,考生所選報的大學和專業,是考生的人生志向、內心愿望、興趣愛好、能力夜場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當然,對于很大一部分、特別是出生寒門的學生來講,進入大學以前,除了考一個好大學,幾乎是沒有其他更切實際的理想和方向的。
填報志愿,實際上也是考生與院校之間的一種"雙向選擇":一方面,考生通過填報志愿,表達自己的意愿、人生理想,即喜歡什么樣的城市、大學、什么專業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報的志愿,大學錄取的基本依據,是從眾多的報考者中擇優選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報志愿對于考生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未來在哪里讀大學、在哪個大學上學、上大學學什么,會遇到什么人、在大學里做什么,都將對人生產生重大影響。
2
關于填志愿的步驟和選擇權重,我的建議城市>學校>專業。
也就是說,我建議填志愿的時候,第一步是選擇城市,第二步是選擇大學,第三步才是選專業。
首先第一步,先選要去讀大學的城市,我強烈建議去大城市,最好是去一線大城市。
不論你能考上的學校是重點高校還是三流院校,如果學校地址在大城市,都有一定優勢,因為大城市資源豐富,機會多,對未來就業、實習、學習深造、人生體驗,都非常有利。
讀大學,不再像高中時代一樣,以考試為目的的,而更多的可能是尋找人生方向,鍛煉綜合能力,讓自己能順利從學生過度到社會,讓自己能有一技之長,能在社會安身立命。無論是走學術道路,還是創業,還是工作,還是從政,還是做其他工作,資源越集中的地方,機會越多,視野就越開闊,對未來發展也就越有利。
我當年,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胡亂填了一個學校。
我本科讀的大學,就辦學條件、學校規模、自然環境來說,也算一所還不錯的學校,可以和985、211院校匹敵,但是因為地處地市級城市,交通不便,大牛教授不愿意來,名師留不住,明星大咖不愿意來,好的企業不愿意來,找實習、找工作、參加高規格一點的講座、參加演唱會、參加好一點的學習和培訓都得到一百公里外的省會,在路途中都得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競爭機遇和視野上就已經輸了大城市學校的學生。
也有人不想出門遠行,就想留在家鄉,那么就優先選自己省內省會城市的學校,千萬不要去那種特別偏僻、地方特別小的學校。
因此建議優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大學,其次是省會城市大學,然后才是地級城市大學。
第二步是選大學,選大學就主要看自己的分數啦,學神請選清北復交,學霸請選985211,一般學生請選普通本科校,學渣請選大專院校,以預防滑檔。
選好城市之后,在選具體大學的時候,如果你不是真的一心想只讀圣賢書,要做學術派、做到博士博士后的,選大學的時候建議選學校就在市區的大學,不建議選郊區的。
想沖擊一下比自己分數能上的學校更好點的學校,可以選擇復讀,也可以選擇填報提前批、公費生,但是提前批和公費生也是有一定弊端的,比如失去人生選擇的自由。
在百度、知乎、微博、貼吧、QQ群、公眾號搜索,查一查學校的:綜合排名,王牌專業,社會口碑,八卦負面輿論,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學校的知名校友,知名教授、師資力量,學校的硬件設施,自然環境,住宿環境,學校內的校園文化(社團活動、文化活動、學生自治情況等),學生的學生激勵、資助政策等,這一切都和自己息息相關,未來幾年是否滿意,就要靠這時候了。最好能找到目標院校的老師和學長學姐咨詢內部情況。
順便說一說,如果是情侶報考的,一定不要模仿言情劇、青春片里,為了和對方在一起讀大學而放棄更好的學校。據我親身經歷,當年高中里的情侶,最后大多都分手了,暗戀的移情別戀了,大學里更成熟了,更容易遇到志同道合、三觀相合的人。
有人也特別關心過關于學校性別比例的問題,師范類院校女生多,理工類院校男生多,想遇到一段甜甜的戀愛的話可以自己看著辦喲。但不要為了這個原因就做自己的志愿決定,況且去異性多的學校也只能提高脫單幾率而已,這事兒看緣分,人丑、沒才華、沒錢、沒經驗的,到哪里都很容易母胎單身狗的。
第三步是選專業。不可否認,大學專業是會影響人生發展軌跡的,但是權重并沒有大學和城市那么大。選專業主要看個人的興趣愛好、未來發展規劃、專業未來發展前途、所計劃報考大學的專業水平、專業收分等決定。
千萬不要相信大學里就自由了的鬼話,有些專業相當于還要讀幾年高三,比如臨床醫學這樣慘無人道的專業。
關于專業男女比情況,男生去了學前教育、小語種等專業就是系草,女生去了機械、土木、地質等專業就是系花。我大學的時候,女生少得可憐,只有個位數,搬宿舍時候的幾大包行李,班上男生一人一只手就幫她們運走了。
首先可以先做一個意向大學和意向專業列表,開個家庭會商討未來發展方向,聽取各方意見,對自己的意愿做一個深度了解,然后是在學校官網、社交平臺搜索關于這個專業的介紹,課程安排,師資情況,未來發展前途等。最好能找到目標院校的老師和學長學姐咨詢內部情況。
最后,綜合做出決定。
3
選擇什么城市,決定了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視野和機遇。大城市資源多機會多,但也壓力大,競爭多;小城市資源少,機會少,但生活安逸,舒適。去到北上廣,還是留在小城鎮,是自己人生選擇和生活方式,需要自己做主,自己選擇。
選擇什么大學,決定了自己未來幾年的生活、學習和未來競爭力,還有未來幾十年的人脈圈。我們并不一定在大學里真的能學到什么,卻能真實的在這里探索自己的人生,在這里會認識比以前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人,結識一生中重要的朋友,甚至能遇到終身伴侶,事業合作伙伴。
選擇什么專業,可能會決定一輩子的職業,但并不能決定人生方向。很大一部分人畢業后,做著和大學所學專業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工作。比如我,上大學時候學的是工科,畢業后做的卻是純文科的工作。在大學里逐漸才發現,所學什么專業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這里年,發現自己適合什么方向,適合干什么,然后再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最后祝所有人都能擁有光明的未來!
編輯&作者:
耿向順
青年公益人,教育、公益、職場領域自媒體,自2013入坑公益一直至今,從事鄉村教育發展、公益品牌傳播、青年能力成長等方面的工作,累計撰寫各類稿件稿上百萬字,運營多個平臺自媒體和社群,全網粉絲140萬+,閱讀6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