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業負擔引發的思考。
學生的作業負擔已經成為了當今困繞學生,家長,老師,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其原因有傳統的教學成績觀念的影響,有中考,高考這些選拔指揮棒的引導,更是一些遵規守舊,不思創新的部門或個人的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的。
現在各學校面臨的問題就是,每天只允許布置1、5小時的作業量,想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是根本行不通的。我認為如果能處理好以下幾點,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首先,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指導家長陪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如果把作業當作一項任務,那肯定是繁重而效率低下的,如果學生能通過自主訓練,查缺補漏,擴展知識,肯定自我,再輔以家長的親身陪伴,學習效果肯定會事半功倍。
其次,必須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質疑,合作,精選精練。一定要摒棄傳統教育中的糟粕,杜絕讀課本,照本宣科,題目從頭到尾,發揮學生的自查自糾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再次,要精選家庭作業,分層布置。學生的學習水平千差萬別,學習態度參差不齊,統一作業是不符合實際的。分層布置作業,要讓學生既能吃得好,又能吃得飽,就要看老師這個大廚的水平了,備好原材料,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做出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飯菜!
最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1.5小時之外的課余時間怎樣安排,如果學生沒有計劃,家長放任自留,這恐怕也與上級要求1、5小時的作業量的初衷不相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