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碰到某繪本館打折,一口氣給小家伙們買了30多本書。這本《媽媽,買綠豆》大寶已經讀了7遍。今天早晨剛睜眼,又要讀《媽媽,買綠豆》。
這本書,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讓一個3歲半的小朋友讀了一遍又一遍呢?
《媽媽,買綠豆》,是臺灣信誼幼兒文學獎第一屆的得獎作品。作者曾陽晴,1962年出生于基隆。臺大中文系、中文研究所,清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曾任漢聲出版社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編輯、奧美廣告公司創意文案、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專欄作家、中時晚報主編、清華大學和臺灣藝術大學講師。
書中的媽媽和孩子一起去買綠豆、一起煮綠豆、一起做綠豆冰棒,然后在炎炎夏日的午后,一起吃下又甜又冰的綠豆冰棒,從容而自在。點滴之中,交織著媽媽和孩子一起的幸福與滿足。整個故事孩子都是主動的先發者,先是要求媽媽買綠豆,急著要煮綠豆湯,發現浸泡的綠豆已經變大了,一邊吃飯還一邊注意著鍋子里的綠豆滾了,把糖罐拿給媽媽加糖,然后又忍不住搬了張小凳子墊腳,就想趕快能喝到綠豆湯。但當孩子發現掉落的一顆綠豆時,媽媽的動作、眼神都已經被孩子感染了,積極而且熱情洋溢。整個過程雖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卻有許多生活的科學和智慧,有許多的學習——夏天是喝綠豆湯的季節,綠豆要先浸泡過再煮,熱騰騰的綠豆湯可以用冷水降溫,剩下的綠豆湯可以做綠豆冰棒,不小心掉落的綠豆還可以拿來種出小豆芽。孩子的天真和對綠豆的熱情與專注,更帶動著媽媽在簡單居家生活中活得生氣勃勃。
整本書文字不多,但是細節豐滿。不信您看:
這是第一頁,只有簡單兩句話,卻有著瑯琳滿目的商品,信息量大出你的想象。每次讀我都能加入新的知識點。首先讓他認識每一種豆子是什么,什么顏色(此時可以加入英文,之前大寶學過各種顏色的英文),然后要他讀出每一種豆子的價格(他已認識1-100內的數字,可加英文),再問他哪一種便宜哪一種比較貴(比較大小)。接著引導他說出買東西的流程(大寶說:先用袋子把豆子裝起來,要拿給別人稱重,然后付錢才能出去)鍛煉小朋友的邏輯能力。如果還有興趣的話,可以讓他辨認各種商品,還有墻上的日歷,告訴他日期,讓他對日期有概念(還可以引入星期,用英文,他之前學過)。每一頁字少也是個優點,我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給他,他現在對認字已經產生興趣,每次讀繪本,只要字少,都會讓我一個一個讀。
還有
這里的沸水把蓋子頂起來了,可以告訴他水為什么會溢出來。引導其科學思維。
把盛綠豆湯的鍋放入涼水中,綠豆湯為什么會變涼呢?(解釋熱的傳遞原理)
這是大寶最喜歡的部分,一看到綠豆冰棒喜歡的不得了,嚷嚷著也要做。我答應夏天一定帶他做。
綠豆發芽過程,可以給小朋友講述植物成長的整個過程。
書中還有很多細節,比如和媽媽一起坐在門前吹著風喝著綠豆湯,門前就是一片自家的菜地會勾起多少媽媽的童年時光。
這本書如實地呈現了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透過細膩樸拙的圖畫表現出來,一派輕松卻又豐富飽滿。生活即教育,在匆忙的腳步里,看見孩子,讓孩子參與在每一天的日子中,一起過日子。就是這么簡單,卻讓人無限著迷。還沒讀過這本繪本的小朋友,一定要去讀哦。只要媽媽會講故事,保證小朋友愛不釋手。
文附
我問大寶:你為什么這么喜歡這本書啊?
答:因為我很喜歡跟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每周末我都會帶大寶去菜市場買菜),我還想做綠豆冰棒,吃綠豆冰。
總結一句話:想吃綠豆冰,典型的小吃貨。
我是簡書作者麗姐叨叨叨/85后二胎寶媽/大學在“全國優秀班集體”里度過4年/筆試第1名進入一所985、211高校讀研/無任何人脈通過校招進入國企銀行/1個月通過國際理財規劃師(CFP)考試/31歲開始學古箏/兩娃+上班同時備考金融財經界最高的兩個證書(CPA、CFA)
高中語文幾乎沒有及格過的我,想在簡書這里深耕細作,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有生之年出一本記錄生活點滴的書,希望您能見證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