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我的好朋友菱小丁所賜,在我備考的短短的苦逼1個月中,我們披荊斬棘、鉆墻角串胡同,吃遍了學校周邊各個蒼蠅館子、以及各種犄角旮旯的奇形怪狀的美食,在日復一日的單調復習中添了些咸淡適宜的佐料。也拜她所賜,我一個月長了快十斤,她倒是沒什么變化,想起我的女神之一——豆果美食副總裁朱虹——的話“會吃的人永遠不會變胖”,我暗自想,其實應該是“會吃的人天生就沒有胖基因”吧。
學校內外都有很多奶茶店,但是菱小丁喝的奶茶容不得半點馬虎,在她眼中,用一堆食品添加劑加上色素做出來的看似爽口濃郁的奶茶根本不叫奶茶。在各種配得上“奶茶”稱號的飲品中,她偏愛一種做法,將茶葉研磨后蒸餾,茶葉的清新香氣經過蒸餾后沉淀成濃郁的口感,而又不會有一點茶葉渣殘留,配上純牛奶或是用上等奶粉沖泡。每一杯奶茶都需要制作者用心對待,糖與鹽和黃油的比例需要按照感覺調配。心情、思緒、甚至天氣都可以傾倒在一杯奶茶里,每滴都是制作者與享用者之間的對話。
菱小丁不是美食家,和其他人一樣,她將自己稱為“吃貨”。而作為一個四川妹子,她對美食的要求格外苛刻,其中一點就是要辣。雖然看起來很小清新,但是卻是個無辣不歡的重口味。從她推薦的美食里就能窺見一斑:麻辣空間、廁所串串、自貢好吃客里面的極品美蛙(超級辣)。
仿佛吃飯對她而言絕不僅是一個兩個感官的協同工作,她需要讓所有感官、每一個毛孔都動起來,在舒適的環境里大汗淋漓地吃辣是個不錯的選擇,就像她吃火鍋的第一選擇——麻辣空間——一樣,當我們談起火鍋時候,我們不僅在談火鍋,“味道超贊,用一次性底料,當面拆封,有小鍋也有大鍋。最難得的是服務,每個服務員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也很熱情,免費提供手機密封套,圍裙,發圈,眼鏡布等,候場時也有小食,電影。衛生間很人性化、很干凈。”視、聽、嗅、味、觸,缺少了哪一個都不算是盛宴。
美食要吃得精細,日子要過得精致。這仿佛也是菱小丁的人生信條,無論怎樣,生活品質不能掉,衣服搭配要根據心情變化,同樣的食物也不能連吃兩頓,面食、米飯交錯著來,時不常也可以買些垃圾食品讓自己高興起來。對美食怠慢不得,她會在菜單面前沉思很久才決定選擇哪樣,也會一本正經地邀請我花一個下午陪她坐車去幾站外的奶茶店喝杯她最愛的奶茶。食物永遠不能屈服在生存之下,生活之上那廣袤無垠卻秩序井然的田野才是它們注定要呆的地方。
有人用行走找尋自己,有人用不停工作找尋自己、有人用戀愛找尋自己、有人用發呆找尋自己,菱丁丁用美食找尋自己。她經常收集周邊美食,挨家試吃,一個人的時候可以不說話、兩個人的時候可以聊聊天、三個人的時候可以靜靜聆聽。會吃的人不把吃作為唯一的目標,一日三餐,你對于食物的期待、看到時的欣賞和吃時的享受就能拼湊出日子,同樣的,當所有的味道移植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記憶中的軍訓是紅燒土豆味的、回家的味道是清蒸魚、漫漫旅途是一盒盒總也吃不厭的豬骨濃湯方便面、生病是西紅柿雞蛋面的味道、在火鍋店大哭,連眼淚都是火辣辣的……
上次讓菱小丁推薦電影,她選擇了《飯禱愛》,主人公在意大利、印度、印尼三個不同國度之間尋找自己,找尋女人維持平衡的方式,發現平衡不來自于丈夫、兒女或者其他外因,你只需要美食、祈禱與戀愛。
對美食斤斤計較的人,永遠都不會喪失愛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