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二十九晚上,剛回到老家,受好友阿文邀請,去他的酒吧作客。
酒吧不大,成T型,約二百平米,在二樓。我到的比較晚,將近十一點鐘。盡管平常鎮里人睡得比較早,但由于是過年,不管是小年青還是年邁的大叔,都紛紛從喧鬧的城市中逃離,回到這個溫馨的港灣,夜生活剛剛開始。
啊文坐在吧臺前的小椅子上,見我走進來,忙招呼我到一小桌上。聽阿文介紹,他是最近才改為酒吧,平日里做的是奶茶店,過年喝酒的人比較多,能賺的更多。
估計是沒到點,我來的時候只有兩桌客人,一桌是中年大叔,四十來歲,一桌是小青年,估計是90后。桌上凌亂的放著幾打百威啤酒,還有一些瓜子和花生。
2
“酒吧里都賣些什么? ”我問道。
“酒類有啤酒、紅酒和雞尾酒。飲料比較常規,雪碧、可樂、果汁一類。零食有瓜子和花生。”阿文一本正經的回答。
“其他的小吃呢?”
“沒有,為了方便操作,這里只配花生和瓜子。買酒就送,不收錢。不夠吃的話,客人們可以到樓下堂哥的燒烤店帶吃的來。”
“為什么是瓜子和花生?”
“一來是方便,打開袋子倒進盤子里即可,無需費心去煮。二來是吃多了容易口渴,自然就買更多的酒。”
“老司機!”我打趣道。
3
“價格怎樣呢?”
“啤酒是100元/打,紅酒要看品種,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雞尾酒的話20元/瓶。”
“為什么定這個價格?”
“你覺得是定低了還是高了?縣里面是130元/打。”阿文反問道。
“感覺還可以再高一些,畢竟是過年,又是酒吧,定到120元都不過分。”我假裝專業地回答。
“我也覺得是,但人畢竟沒有縣里多。今晚原本想加價,但人氣不夠,就算了,底氣不足。”阿文嘆了口氣。
“這個價格其實也可以,因為收錢方便,一張張紅牛給,別人給的也爽,不用找。”我說道。
“對,是這樣。客人們很享受給錢裝逼的過程,在朋友前,一張張給特有面兒!”
4
大約十一點半的時候,那幾個小青年唱膩了,便招手道,“老板,存酒!”
阿文端個盤子,屁顛屁顛跑過去,數了數目,便把酒端回去。小年青們把臉一甩,就離開了。
“存酒是什么意思?”我問。
“有些人點了酒,沒喝完,就可以存著,下次再喝。”
“不可以退嗎?”
“當然不行,拿到手的錢怎么可能退!放進口袋里的錢豈有拿出來的道理,況且下次他們過來時定會再點更多的酒。”
“妙!”我豎起了大拇指。
“你是收了錢再給酒,還是喝完后再讓他們買單?”
“當然是先收錢再給酒!因為那些酒鬼喝完后暈暈乎乎,這時找他們要,很可能會賴賬,我就吃過一次虧。而且,若是他們不爽,恐怕還會揍我,風險太大了。每天忙到凌晨兩點,賺錢本來就不易,再受一身傷,那就太劃不來了。我把錢拿到后,隨他們鬧到天上去。拿到錢才是王道!”
5
“怎么不見你的員工?”我問。
“我沒請人,因為請人的話,賺的錢還不夠發工資。但是我認識鎮上很多人,包括中學生混混的頭、中學生大姐大,還有剛畢業的醫生等,他們經常過來幫忙。而且,有他們在,一般不會有人鬧事。”阿文得意地笑道。
“不發工資,怎么可能經常來幫忙呢?”我疑惑不解。
“秘訣在于每個人要的不一樣。例如混混的頭,他要的是特權,以彰顯自己的威風。我給他的是來店里消費免單,男生中只有他可以,別人都不行。因此,每次放學他和同學一起過來的時候,特有面。女學生的話,她們要的也是特權,能夠站在吧臺當老板娘,對于她們來說是莫大的虛榮。小醫生們單純是義氣,和我關系好。”
“你是怎么結識他們的?”我更好奇。
“首先,他們會來店里消費,是老顧客。我就開始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再著重培養幾個,維系最主要那幾個人的關系即可。只要搞定幾個頭,不管是生意還是幫忙的人,都不是問題!”
“佩服!沒想到一家小酒吧都這么大學問。”
6
接近十二點,又來了一桌人,是一群90后,十來個人。叫了兩打酒。旁邊的大叔們,可能是餓了,便到樓下叫了幾盤燒烤。阿文也叫了烤五花肉、炒面,讓我嘗嘗他堂哥的手藝。
不久,有一位大叔如同濟公一般, 歪歪扭扭地走過來,從錢包里掏出一張紅牛,右手微握,伸出食指。阿文反應極快,馬上把錢揣進兜里,快步走向吧臺,端出一打紅色罐裝百威。
小年青們興致極好,時不時地到到吧臺點歌,你一句我一句,唱的不亦樂乎。又過一會兒,有兩位小美眉加入他們, 更加喧鬧。你敬我來我敬你,很快,兩打酒喝完,又叫了兩打。阿文兩頭跑,有點顧不過來了,我便幫他忙。
7
十二點半左右,大叔們也想唱歌。由于屏幕和音響是公用的,只能一桌人唱,于是大叔便安排阿文插歌。
很快輪到大叔們的歌,可能小年青們以為是他們自己人點的,繼續唱。
這時候大叔們有點不高興,一臉怒氣地盯著我和阿文,又時不時地瞟幾眼小年青。
阿文沖他們笑了笑,又像沒事一樣繼續和我聊天。
“你怎么不去把麥拿過來,不怕他們打起來嗎?”我緊張地問他。
“放心,不會的。這種事情最好不要插手,順其自然,能不作聲就不作聲。先保護好自己最重要,有什么事他們自己解決。況且這是一群大叔,他們比較沉穩,不會像小年青一樣沖動打架的。要是我去奪麥,只怕那群小年青會揍我,不動是最好的選擇。插歌經常起爭執,一次婚禮包場,有兩個人搶著唱,差點打起來,要是我去干涉,只怕怒氣都撒在我身上。多做事,少說話,盡量不搭話 ,這是酒吧的生存法則。”
果然,過了幾分鐘,大叔們又開始喝酒聊天。
將近凌晨一點的時候,大叔們再次點歌,并找小年青拿麥。小年青們知道自己霸了很久,識趣地給了大叔,雙方相安無事。
凌晨兩點半,陸續散場,我和他簡單收拾一下,便一起離開了酒吧。
8
這是我春節假期最有意義的一次作客,就像上了一堂商學院的課。以前一直以為酒吧老板就是躺著掙錢,沒想到學問這么大。既要精于計算,懂得察言觀色,還要懂得識人用人。我想,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這樣罷,考慮清楚利害關系,該干涉再干涉,該無為就無為。做人也是一樣,有時候搞定幾個關鍵點,往往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必事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