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中時候,上品德課,書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你的有多少個朋友,你最好的朋友都叫什么。
我掐指數啊數,這個也應該算,那個也應該算,反正左一巴掌,右一巴掌,一個勁的加。這個問題還好,關鍵在第二個問題,好朋友都叫什么,這個就開始郁悶了,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因為那時候,我們都覺得,好朋友就是相對的啊,你寫了我,我就得寫你,凡是一方寫了名,另一方卻沒寫么,那怎么還能叫好朋友,只能說自作多情。
最后,來來回回,又像第一題一樣,好朋友左一巴掌,右一巴掌,不停的加人名。
前幾日,微博看到這樣一個視頻,講的是交朋友,說:交朋友啊,不是因為用才交,而是為了付出。視頻很短,卻給了我深深的感觸,所以立刻讓我想到了,文章開頭的初中這一幕,你的朋友有多少個。
上個月,開學首月,因為自己沒計劃的花銷,導致月末最后幾天捉襟見肘。也沒好意思和家里要。摸摸褲兜最后僅有的幾個錢,就勒緊褲腰帶,艱難的度過了最后的幾天“吃土”歲月。
終于等到了月初,上級的專項撥款就位。立刻就發了一朋友圈,說:
“大饑荒歲月終于熬過,“青”菜盤終于看到了油花”
然而,沒過多久,一朋友便留言,
“怎么,你沒錢了?沒錢怎么不和我說啊,你還當不當我是你哥們”
“哥們,別,之所以沒和你說,真是因為,我拿你當哥們啊”
也許他不會懂,正是因為“哥們”,我才不愿意和你說。
我們常說的三種情,親情,愛情,友情。
親情,不用說,與生俱來的。而愛情,那是一種漂浮不定的感情,需要經營且很看緣分。再說友情,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說如有一朋友,無論在你跌倒還是站起的時候,都不會嫌棄,在你身邊。六個月以是幸運,一年便是來之不易,如果一輩子那必是三生有幸。
我很是贊同這句話,你付出便才得到,如果一心想著“用”。不配說朋友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劇中大風集團董事長蔡成功與檢察長候亮平是玩到大的發小,按理說,一個商人,有這么強大的政治資源早以利用。恰恰相反,幾年來他卻沒求候亮平辦過一件事,即使最后,遭遇算計,瀕臨破產,也不敢和候亮平倒出實情,因為怕自己出了事,牽連侯亮平。
都說愛情需要經營,其實,友情其實也是這樣。因為最后你會發現他們都一樣,都會化作親情的,既是親人,又怎么讓他們擔心,讓他們為難,主動讓他們成為你人生路上的“工具”
入世尚淺的我們,總會聽到“老師傅”說這樣話,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做人,活套點,要結識各行各業的朋友。以后都用的上。
英雄不問出處,朋友不分高低貧富,我非常贊同上半句,可是下面的“用”!我很抵觸,這不是一個真正交朋友的出發點。
即為用!何談情!
最后,一文下來感覺有點不入世道,
但是
世就是這么個世,道就是這么個道,總有人得堅守點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