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什么是幸福?吃飽喝足肚子有點撐就是幸福。按我的回答,那下一代及下下一代都跌到福窖里了,簡直幸福死了。比如我的女兒,從出生到上學、工作,不缺吃少穿,不缺愛和溫暖,人生規劃幾乎父母都安排好了,沒有下過鄉,沒有受過委屈。再說我的小外孫,剛剛兩歲,兩個家庭愛都愛不過來,有時為愛的不公都在抱怨。可站在孩子的角度,卻不認為這就是幸福。雖然他們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但精神食糧短缺啊,不能無憂無慮的成長啊,一出生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兩三歲開始背唐詩,三歲上幼兒園,各種興趣班纏身,六歲上學,那些奇葩的作業連博士都答不上來。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成立小家了,生活工作壓力更大啊,面臨伺候四到八個老人,還要經管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敢想像,想得多大腦就崩潰了。所以我們認為的幸福,不一定是他們所要的。我們那個年代,兄弟姐妹多,要么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呢,其實是父母顧不上,老師管不了,說到底還是人窮志短,生死由命。那時雖然物質匱乏,吃了上頓沒下頓,可人與人之間同命運、共患難,不攀比、親戚多、朋友廣,關系簡單,心靈純潔,精神富有,思想活躍。特別是孩子們天真無邪,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 ? ? ?
? ? ? ? 我們這一代人所謂的幸福,先說物質層面:
? ? ? ? 60年代,餓不死能活下來就是幸福。70年代,不上山下鄉,不上山劈柴,不推磨子吊水,不上水保工地就是幸福。80年代,能考上中專大學,吃上商品糧,咥一大老碗燃面就是幸福。90年代,結婚能穿件西服帶個手表騎輛加重自行車就是幸福。2000年后,孩子有自己獨立的小房子、家里有臺電視機冰箱就是幸福。2010年后,夫妻不為錢吵架,下班有愛人熱騰騰的飯菜就是幸福。2020年后,衣食無憂,有退休金,家里略有存款,這就是幸福。
? ? ? ? 再說精神層面:60年代,能上得起學,手里有一本小人書,就是幸福。70年代,能去趟縣城,跟一次古會,看一場露天電影或秦腔折子戲,就是幸福。80年代,拎著大包小包從省城回來,弟弟妹妹還有小朋友跟前攆后,這就是幸福。90年代,有穩定的工作,能接濟家庭,父母不缺零花錢,能幫助兄弟脫貧改變生活,這就是幸福。2000年后,慶幸自己沒有下崗,而且工作不被人罵,特別是走得端、行得正,一夜能睡到自然醒,這就是幸福。2010年后,父母在,家就在,能吃上老媽搟的燃面,沒事可以陪伴父母到處轉轉,承歡膝下,這就是幸福。2020年后,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子女孝順,孫子(孫女)乖巧,這就是幸福,而且是人人羨慕比皇上都舒坦的幸福。這就是我想要的,也是我現在正在美美追求享受的幸福。
? ? ? ? 最后我想借簡友文章的幾句詩結尾。什么是幸福?幸福是祥和安寧,得之坦然 ,失之泰然。幸福是學會接受,用最壞的硯臺寫最好的詩。幸福是心平氣和笑納生命里的風景,幸福是回家看看。幸福是回歸安謐,在平淡時光里尋找真實的擁有。幸福是知足知樂,體味生活細微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