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成了最快樂的一件事。每每看到門口那棵開了花兒的蘭,就真的心花怒放了。很多事情,不刻意追求什么,反而能收獲許多驚喜。蘭花有不少,我是喜歡蘭的。栽在盆里的,比起栽在花壇里的,自然遜色許多,一溜兒地焦黃了葉尖,花苞也不曾冒過一個。這蘭,似乎跟隨性的我一樣,無拘無束才是最幸福的。
想起前陣子學校里的綠化角,我是不怎么支持的。這是實話。農村嘛,遍眼看去,本就綠意濃濃,長廊本就狹窄得很,孩子們自在才是最重要的。歷史也一次次證明,新鮮的美麗的終究會變成一個空缽頭的。孩子們倒是帶來了幾盆,評比完后,就急急地搬回家去了。花兒都是負載了很多的愛意的,換成我,我也不樂意把喜歡的丟在一個嘈雜的地兒。
唯獨留下了一棵小小的蘭,真的很小,小得可以擱在飲水機頂端的小洼地里。我還很認真地貼了個小標簽,上邊就一字——“蘭”。幾天之后,迎來了一批參觀者。我就小心地把這蘭兒端出去,不曾想那胖墩兒從后邊磕碰了一下,無心之舉,蘭兒卻摔了個撲跟跌。我這火呀,連連扶起,已把幾莖給折了。澆了水,插穩了,倒活下來了。
另一棵是從樓上飄下來的,一直被我養在一個簡易花瓶里。花瓶實在簡易,就像一只花花的塑料袋子。水也只有一丁點兒,只是把根沒在其中。這瘦弱的一抹綠色,竟然也讓我心里一亮。春來了,陽光變得放肆又潑辣。我把蘭移植到了窗外的一個空花盆里。土質不肥,蘭一直長得不快,但不管怎樣,它都有了屬于它自己的一方土地,也有了一抹屬于它自己的燦爛。比起在水中,它應該更心安些了吧。
我是愛花的,譬如我會把紫色的叫不出名字的花枝撿來插起來,我還會把風干的滿天星裝在竹罐里舍不得丟棄。我又是不懂花的,我常常不清楚花兒該喝多少水,該補充多少營養,于是我也常常弄巧成拙。但不管怎樣,這個過程是讓人愉悅的。僅僅是這小心情,已足夠讓我滿足了。蘭花,開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