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豆瓣高分電影:
有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除了一些稀奇的經歷之外---初戀女友突然失蹤、溺水身亡的父親忽然又出現在眼前,他和絕大多數30多歲的美國男人絕無異樣。這讓他感到失落,他也曾試圖離開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但總是因為種種理由而不能成行。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發現自己似乎一直被人跟蹤,無論他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這種感覺愈來愈強烈。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逃離他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
實際上,影片中的主角從出生開始,就處在一個巨大的攝影棚里,他的一生時時刻刻都在被直播,億萬人都在關注這場直播,30多年了,他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他周圍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但他毫不自知,所以只有他活的是最真實的。
直到他發現自己一直被人跟蹤,他開始與這個虛假的世界抗爭,并最終發現了真相。影片的最后,是主角與片中導演的對話,主角說了一番話之后,并做了最后的選擇,在主角做出選擇的那一刻,片中觀看直播的觀眾們沸騰了:感動,釋放,喜極而泣,相互擁抱······
導演與主角的對話都說了什么?主角最后做了什么決定?觀眾們為什么沸騰?這部電影叫什么?不急,耐心看完,文末告訴大家答案!
一個好問題:
真正的好電影,是會引發人深度思考的。這部電影的影評非常多,角度各異,關于自由、人性、希望、道德、現實、虛擬······每個角度都可以引發深度思考,最終收獲成長。
看完這部電影時,我下意識想到的是一個問題:
人生如戲,如果你是導演,你會如何導演自己的一生?
一個好問題,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但絕對可以引發深度思考,好的問題比答案更重要,而這絕對是一個好問題,為什么呢?
問題解析:
首先,你的第一身份是導演,對于人生這部戲,你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即你想讓劇情如何發展,劇情就必須如何發展。你想導成喜劇,結果就一定變成喜??;你想導成悲劇,結果就一定是悲劇;你可以把主角從平凡導向人生巔峰,也可以把主角從巔峰導向地獄;總之,一切你說了算!
其次,你的第二身份是主角,你必須嚴格執行導演的指令,否則你就OUT。
場景再現:
“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這是多數人想要的人生,好,你現在作為導演,就是要導這樣的一出戲,而你就是出戲的主角。
以下情景,分戲外和戲內,其區別在于戲內的情景表現,只因多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導演,你會如何導演這場戲?”
情景一:
清晨,6點的手機鬧鐘響了。
戲外:太困了,不想起,按掉鬧鐘,再睡10分鐘,一個又一個10分鐘,最終7點半了,不得不起床,否則就會遲到,被罰款,洗漱+磨嘰,8點出門。
戲內:作為主角,要走向人生巔峰的,你必須馬上起床,10分鐘洗漱,30分鐘跑步,10分鐘洗澡,30分鐘學習“得到APP”,20分鐘規劃今日事項,8點左右,出門。
情景2:
早上起來,發現自己已經遲到了,原因是沒定鬧鐘,然后室友竟然也沒叫醒自己。
戲外:抱怨室友為什么不叫醒自己,因為遲到被罰50,心里會特別不舒服。
戲內:(正能量)遲到已經是事實,接受它,擁抱事實,不要讓這個影響自己心情,而是忘記這件事,與往常一樣,開心工作。
情景3:
無聊在玩游戲,在看肥皂劇。
戲外:自我安慰,花點時間玩一會兒,看一會兒而已,不會浪費太多時間的;放松一下吧,一會兒就不玩了,一會兒就不堪了。
戲內:你是要走向人生巔峰的人,怎么可以這樣浪費時間呢?馬上停下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人生怎么可能會無聊呢,一定是你沒找到生命的意義,然后轉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看書,聽書,寫作,練吉他,畫畫,坐享等事情。
情景4:
與人爭吵。
戲外:陷在其中,無法自拔,為了證明自己,越吵越兇。
戲內:你是有素質,有素養的人,爭吵有什么意義,吵贏了又能怎樣?對的事情,不需要爭吵,當你做到了,事實能證明一切,“做到”比“吵贏”重要的多得多,所以,停止爭吵,用行動證明你自己個兒!
情景5:
對吉他感興趣,買了一把吉他,開始自學。
戲外:買了吉他入門的書,下載了視頻教程,苦哈哈地學了一個月,放棄了!
戲內:你是人生贏家,人生贏家從不輕言放棄,學會吉他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不需要著急,要有長期的概念,耐心加上刻意練習即可。
看完以上5個情景,你們是否認同“人生如戲,如果你是導演,你會如何導演自己的一生?”這是一個好問題?
導演的視角
導演的視角: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自己,指導自己的行為和行動。有點像元認知:站在更高維度,思考自己思考的過程。
導演視角,就像是一個上帝視角,與其說是上帝決定了人的一生,不如說是你自己導演了自己的一生,其實,你與上帝是齊名的!
這本不是一個問題:
其實,這本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本就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我們也本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只不過很多人沒有這種意識而已,就像很多人講上大學的感受時會說一句話:“不是自己上了大學,而是大學把我給上了”,而事實是,你完全可以主導自己的大學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在做自己,更多時候,我們是環境的產物,世界想要把我們變成什么樣,我們不假思索,就真的變成那個樣子,我們很容易失去自我,很容易就變得為別人而活,很容易就活成了別人,甚至是活成我們討厭的人。
有點叛逆,有點自私,有點無情,有點懶惰,這些就一定是不好的嗎?當你問自己“人生如戲,如果你是導演,你會如何導演自己的一生?”遵從自己的內心吧,叛逆、自私、無情、懶惰,那又怎樣?不觸犯底線的前提下,我們都應該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
那部電影叫《楚門的世界》,楚門(truman)就是那個主角,劇中導演與楚門在最后說了什么?楚門做了什么選擇?這些就暫時不劇透了,請相信,這絕對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絕對值得你花時間觀看!
做好導演,當好主角,成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