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5個盲人分別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都認為自己摸到的是大象,到底誰說得對?這個問題該怎樣去看待?這就需要用到我們今天將要分享的枕頭法。
I信息
(What)
枕頭法是建立同理心的工具,它把問題比喻成枕頭,枕頭的每一條邊代表一個立場,第五個立場在中間,所以稱作枕頭法。它的五個立場分別是:
立場1:我對你錯。
這是我們最慣常的觀點和思維模式。
立場2:我錯你對。
找自己的不足,看對方的優(yōu)點,這種立場需要進行有意識的自我練習和較多的勇氣。
立場3:雙方都對、雙方都錯。
承認雙方的優(yōu)點與不足,是一種辯證的看問題的方式。
立場4:這個議題不重要。
提醒我們議題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重要,要去注重溝通中真正重要或者更重要的部分,去找到問題的關(guān)鍵。
立場5:所有的觀點皆有真理。
幫助我們看到每一個立場和觀點中都有合理的部分。
(Why)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溝通的順暢程度不僅僅取決于我們是否了解對方的意思,還取決于我們是否有意愿去了解對方意思背后的原因,是否有意愿去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和體驗這個世界。
這要求我們不僅要理解事情,還要去理解人和人的感受,這就是同理心。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開始發(fā)生改變,新的的思考模式開始出現(xiàn),理解和包容更多了一些,情緒會更加平和,溝通氛圍會更加和諧,關(guān)系也會向更加融洽的方向發(fā)展。
(How)
落實到具體的溝通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1、當溝通中遇到問題時,先內(nèi)觀一下自己是站在那個立場看問題。
2、給自己一個暫停,跳出現(xiàn)有立場,站在其他的立場看看:
看雙方背后的原因;
看雙方的優(yōu)點與不足;
看雙方的需求是什么;
看問題中真正需要關(guān)注的點在哪里;
看自己還可以做些什么;
給自己一個新的可能與方向。
3、根據(jù)溝通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在第1步和第2步之間來回循環(huán),直到找到雙方都滿意的結(jié)果。
(Where)
由于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完全的同理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去刻意培養(yǎng)感知能力,培養(yǎng)透過對方的視角去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的態(tài)度,去成長自己,更好的愛自己、愛他人、愛這個世界。愛不需要條件,所以我們要隨時鍛煉自己同理的能力。
舉個例子,看看當我們無法同理對方時,結(jié)果是怎樣的?
A1信息
今天兒子起床后就情緒不佳,一整天都在發(fā)脾氣。上網(wǎng)課也不能認真聽講。我問他為什么不開心時,他抱怨作業(yè)多,一天都沒有玩,不停地爆粗口。
我希望通過讓他自己回看一天的過程來尋找解決方案,當我請他回顧自己的作業(yè)過程時,他不耐煩的捂住耳朵。
我忍了一天了,此刻自己也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忍不住對他嚷嚷一通,請他先完成好自己的功課,節(jié)約出時間來玩,抱怨是沒有用的。
這個結(jié)果是我不想要的,事后復盤,我看到我們倆互動時都站在立場1的角色:我對你錯。
我覺得他沒有做好時間管理,讓自己過得很糟糕,還亂發(fā)脾氣;他覺得很委屈,認為我就會講道理。
再看看當我們可以同理對方時,我們會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
A2信息
當天晚上躺在床上,我一直在想:如果兒子明天還是持續(xù)今天的狀態(tài),我該怎么辦?我的內(nèi)心滿是煩躁與無奈。
這兩天他的情緒為什么這么大?作業(yè)也變得拖拉?前段時間一直都好好的?哪里出了問題?
我不想整天在壞情緒中度過,我和他都需要幫助,而明天能幫助我們的只有我自己。我決定嘗試用枕頭法來找到解決方向。
如果明天他再亂發(fā)脾氣,我會有意識的去讓自己經(jīng)歷立場1以外的其他的4個立場。
立場2:“我錯你對。”
相信孩子發(fā)脾氣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回想了一下這兩天的生活,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如下4點:
1、可能因為周末我臨時有事,讓爸爸陪他玩,可是他卻希望我也能陪他,情感上沒有得到滿足。
2、可能是這周開始學習如何做研究報告了,這個內(nèi)容對于他來說有難度,完成作業(yè)占用了更多的時間,他覺得疲勞。
3、因為有難度,不想做,作業(yè)磨蹭,沒有多余的時間玩,很委屈。
4、我沒有考慮到他的情況和需求,沒有給他更多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立場3:“雙方都對、雙方都錯。”
我是對的,我用提醒的方式支持他。
你是對的,作業(yè)很難,你很累,你沒有玩好,你很不開心。
我是錯的,我沒有理解到你的感受,沒有用你需要的方式支持你。
你是錯的,你確實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立場4:“這個議題不重要。”
我們把重點放到了對對錯和結(jié)果的爭論上,忘記了對于我們來說親子關(guān)系、有效解決問題、改善困境、孩子的健康成長、讓生活過的更美好才是更重要的。
立場5“所有觀點皆有真理。”
的確,當我回顧和梳理完畢,我發(fā)現(xiàn)所有的觀點和立場都有價值,都是正確的。
此刻,我對他的情緒沒有了,我知道在他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我也知道自己在那一刻困在哪里。明天他再發(fā)火的時候,我不會再去講道理,我應該不會再有類似的負面情緒,我知道該如何幫助他。我會抱抱他,我會主動邀請他休息、陪他玩,陪伴他一起作業(yè)、聽他發(fā)牢騷……。同理心讓我擁有更多的智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