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一、追求極致
事業和家庭是人生的兩大支柱。事業好壞直接影響我們的生命質量,余老師強調我們每個人都要熱愛工作,因為“工作來之不易”。熱愛工作的內核就是熱愛學習的人,“在習慣上堅持每天都有一點專業上的收獲”,堅持“專項研究”,這是成功的秘訣。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目標明確很關鍵。身為教師我們的“第一奮斗目標應該是成為優秀的課堂教學能手”,最優秀教師的基本特點一定是“極珍惜時間,極重視教學能力,極關注學問背景,極致力于積累”。余老師進一步把目標細化具體、歸納提煉,具體如下:
第一寫作訓練:學科教學論文
第一奮斗目標:課堂教學技藝精湛
第一基本功夫:用多種方法研讀教材
第一研究重點:高效課堂教學
第一學術歷練:小專題研究
第一進修策略:擁有學科專業雜志
第一優秀習慣:堅持積累,及時沉淀
余老師用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耐力是一種智慧,追求“優秀”,是我們職業生命的尊嚴。少計較外界,多要求自己。磨練,更在于艱苦的自我訓練。
自我訓練也就是自我發展,余老師個人發展思維角度:規劃;系列(連點成線,由點到面);創新。以始為終,優化課堂教學細節,語文課堂要表現出集體、積累、精讀、動筆、當堂訓練的理念。在這里余老師列舉十二個不警戒我們:
不能沒有字詞教學
不用“用句式說話”的方式
不就一位學生的朗讀進行“牽連不斷”的單個評說活動
老師不在學生靜心思考的時候說話、嘮叨
教師不說重復的話,或者反復帶“這個”“那么”“非常好”的話
教師不用過于煽情如“給他掌聲”的方式說話
不用“給某某說一句話”或給古人提建議的活動方式
不用“請你們班朗讀水平最高的同學來讀”的平俗手法
不用“碎問碎答”的活動方式
不用有動無靜的活動方式
不用有讀無寫的活動方式
不用頻繁的小組合作活動的方式
…….
余老師一生致力于追求創造“一流的教研工作,一流的論文寫作,一流的教學藝術”,用“五支隊伍”(試題隊伍、教研隊伍、文學社團輔導隊伍、教學藝術隊伍、論文寫作隊伍)的建設方式改變了許多農村中學語文青年教師的命運:
二、苦做+巧做
只有我們珍惜時間,時間才會珍惜我們。余老師現場展示他的讀書筆記、讀書卡片,讓我們受益無窮。余老師用特別的方式提取教學規律,堅定不移的致力于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的研究,用“大量”體現“力量”。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1.公開課300節
2.論文800篇
3.寫作突破:系列性,序列性
4.出版專著18本……(未完待續)
在“映潮班”,在余老師的工作室,對于每一個上課的人,余老師都是“提煉”規律,手把手,面對面的進行教學指導。他邊聽邊紀錄課堂流程,結合課堂流程品析教學亮點和不足,并隨即給出新的教學設計,隨后會針對課堂進行專題講座。這就是余老師,行走在語文課堂,鞠躬盡瘁的余老師!
余老師不遺余力的完成本職工作,永不停止的積累,堅持進行極為艱苦的寫作,耐心的進行細節化的教學與學術研究,自覺承受多種多樣的痛苦磨練(主動挑戰,君子求諸己),一定要有指標要求(規劃),迎接最難工作的挑戰,堅持原創,在黑暗中摸索。余老師這么說,也堅持這么做。他做得辛苦,做得快樂。在下鄉期間,余老師自造回蹄爐、唱歌比教課還好、游泳橫渡長江、修黑板連木匠都自愧不如、就連養雞都要為母雞寫日記……解鎖無限生活技能。當未來不可知時,就做好當下的每一小點,命運永遠不會辜負有心人。
余老師五十多歲才上人生第一次公開課。他從不打無準備的仗,從戰略高度與名師奮戰——“做名師做不到的,做名師不做的”。余老師的備課資料儲備之寬、之廣,讓我們瞠目結舌。在余老師上完《孤獨之旅》后,作者曹文軒如此評價:
“他教學的方法,我感興趣的,是他的細讀,我特別喜歡聽那種咬文嚼字的語文課。因為,在我看來,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我們語文老師都應該知道。一個字、一個詞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實際上都代表著一種存在狀態。你總要去仔細的琢磨那個詞,你才能發現那個詞后面藏著的意義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他一開始就帶領學生解讀那個‘旅’字,理解這個‘旅字’本身在整個作品中的一絲,理解這個字背后的東西。”
最后余老師提出成長八法,鼓勵我們趁著年輕多做事。
附成長八法和具體課例:
【讀書筆記法】
一定要分類:
例1? ? 教法必讀 (文章書名? 期.頁? 文章題目)
例2? ? 文體分類
例3? ? 單課資料(賞析文、教學設計)
【前沿研究法】
走在時代最前列:例胡明道老師——跟蹤十年,讀書卡片
【系列寫作法】
寫長文也寫短文:
《教例評析》,短文成序列,眼光敏銳,關鍵處舍得花時間。
如千字短文:《教學思路的創新設計》《課堂活動的創新設計》
【提取規律法】
青年教師成長路徑:
用“整體反復”法提升自己教材研讀的能力
用“詳寫教案”法提升自己教學設計的能力
用“優化細節”法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用“積累范例”法提升自己精深指導的能力
用“分類提煉”法提升自己試題研究能力(中考閱讀,例標題題的考察)
用“千字短論”法提升自己文章寫作的能力(要有學術味)
用“名師研究”法提升自己持續發展的能力
【專項研究法】
每半年或者一年進行一次專題研究,一個月,一個季度做一個小專題。
1.課例作文課:教師示例解讀(《鞋》《看書》《奶奶的白發》《胖乎乎的小手》)
教師總結:
詩意地描述家中的一幅甜美畫面
2.趣味知識講析? 《錢塘湖春行》
話題:“唐詩中的‘馬蹄’”
《錢塘湖春行》(“馬蹄”映襯青草;“沒馬蹄”,把人們對早春的感受寫出來,傳達出內心微微的激動)
《登科后》(一個“馬蹄疾”,把進士、登科后那種解脫、快樂、得意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觀獵》(“馬蹄輕”,寫駿馬、好馬圍獵時的迅疾輕快,暗寫將軍的英姿颯爽)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虛寫“馬蹄”,“空留馬行處”表現了送行友人時久久凝望的深摯感情,產生了悠遠的藝術效果)
【火花隨記法】
隨手記當時的靈感,例隨手記“如何教你做筆記”——現在的專題研究
把每一次聽課筆記都變成教學創意的ppt
例:《海燕》教學創意1
(理解一篇)課文集美
(品讀一處)片段精美
(背誦一節)美段背讀
例:《海燕》教學創意2
朗讀訓練? 選點到最后一個部分
知識訓練? 教師分析一段話,說其中含有一項文學知識,同學們自讀課文,介紹自己學有所獲的知識。老師小結
積累8到10個方面的知識。散文詩,詠物抒情,意象,形象,象征,對比,反襯,烘托,線索,修辭,浪漫主義,章法。
品析訓練? 方法是:句段的精彩評點,進行綜合性的品析能力訓練。
例:《海燕》教學創意3
第一步:探秘文章結構
? ? ? ? 給三個部分加上詩意的小標題(標出知識卡片)
第二步:感受音樂之美
朗讀訓練(帶出知識卡片)
第三步:賞析海燕形象
? ? ? ? 通過品析句段的表達作用進行(帶出知識卡片)
【微點寫作,微點閱讀】
有微點寫作,也有微點閱讀。微點閱讀,一種深讀、美讀的閱讀角度。
課例1《出塞》閱讀教學的三種角度:
1.王昌齡邊塞詩聯讀:《從軍行》《出塞》
2.邊塞詩聯讀:王之渙《涼州詞》、王昌齡《出塞》、王翰《涼州詞》
3.課文整體閱讀教學:略讀《夏日絕句》,細讀《涼州詞》,精讀《出塞》
課例2作文開題:
[if !supportLists]1.? [endif]直接入題:《春》
[if !supportLists]2.? [endif]直接入情句:《白楊禮贊》
[if !supportLists]3.? [endif]直接入景句:“天亮的時候,雨停了。
[if !supportLists]4.? [endif]直接入境句:《紫藤蘿瀑布》
[if !supportLists]5.? [endif]直接入事句:《故鄉》
[if !supportLists]6.? [endif]直接入物句:《臺階》
[if !supportLists]7.? [endif]直接入論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if !supportLists]8.? [endif]直接寫人句:《背影》
【細節探索法】
課例:“我的一天”8種構思方式:
1.按序簡潔記敘? 《難忘的一天》
2.詳寫一段過程? 《信任》
3.展開對話瞬間? 《落花生》
4.昔時今日構想《釣魚的故事》
5.正面側面描寫《掌聲》
6.點綴景物描寫《那片綠綠的》
7.大段抒情結尾《散步》
8.運用橫式結構《鐘樓讀書》
【課例創造法】
課例《新型玻璃》余老師設計:四個“知道”
[if !supportLists]1.? [endif]知道一種概說文意的方法
[if !supportLists]2.? [endif]知道一種重要的說明方法
[if !supportLists]3.? [endif]知道文章的一種開頭方法
[if !supportLists]4.? [endif]知道一種介紹事物的方法:
“變色玻璃”,能對陽光期反射作用。
建筑物裝上…….
(概說一筆,細說幾筆)
作者:嚕嚕890108
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058a564d2612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