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尋訪范十(下)
李白吟完詩,坐下來端起一杯酒:“唉,‘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但你是‘急弦無懦響,亮節(jié)能為音’啊!”杜甫安慰李白說,他把“亮節(jié)難為音”中的“難”改成了“能”。
“對!”李白舉杯說道,“管它呢!喝起來!‘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好,喝起來!”杜甫站起來響應(yīng),“下面我來吟誦一首《橘頌》,以明心志,以助酒興!”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yǎn)棘,圓果摶(tuán)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nèi)白,類任道兮。紛缊宜脩(xiū),姱(kuā)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受命不遷,行比伯夷,堪為楷模呀!”李白贊嘆道。他看騰小追有些困惑,就問:“小追,杜二吟的《橘頌》怎么樣?”
“好啊……可就是不太懂。”騰小追答道。
“屈原這首詩比較長,據(jù)說是最早的一首詠物詩。它通篇都在鋪排、描繪橘樹的形象,贊美堅貞不移、純潔無私的品德,實際上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李白介紹說。
“噢……”騰小追回味著李白的話,“你剛才吟的是陸機的《猛虎行》,杜甫吟的是屈原的《橘頌》,你們?yōu)槭裁床灰鲙资鬃约旱淖髌纺兀俊?/p>
“對呀!”李白轉(zhuǎn)向杜甫,“小追的建議很好,吟兩首如何?”
“好啊!”杜甫也贊成。
“你別說,最近我們還真寫了兩首詩,”李白邊說邊示意杜甫,“你先來怎么樣?”
“好!”杜甫站起來,想了想,吟道: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飛揚跋扈為誰雄’!”騰小追跟著重復(fù)道,“真帶勁兒!”
“帶勁兒?”范十聽不明白。
“全詩的意思我雖然不太明白,但我感覺這句最好,讀起來有一種手揮長劍,頭發(fā)飛動……大義凜然,不可侵犯的感覺,好像看到了一個鮮活的李白,飛揚的李白……”
“說得好,小追!”杜甫夸獎道,看來是說到了他的心里。
“你不知道,小追,杜二這是在批評我呢!”李白笑著說。
“批評你?沒看出來,我看倒像是表揚你!”
“你看,他說我到處漂泊,不務(wù)正業(yè),既不煉丹也不求仙,每天只知道喝酒唱歌,虛度時光,還飛揚跋扈惹人煩。”
“我來問問原創(chuàng),”騰小追轉(zhuǎn)向杜甫,“是這樣嗎?”
“應(yīng)該說有規(guī)勸的意思,”杜甫說,“更多的是感慨和不平。像李十二這樣有報國之志、濟世之才的人,為什么只能求仙訪道、痛飲狂歌?他心雄萬夫、胸懷天下,為什么難以稱雄、不能施展?”
“問得好!”騰小追和范十齊聲贊道。
“嗨,杜二就是太執(zhí)著,何必這么認真?我們還是輕松一點,自娛自樂吧!”李白喝了一口酒,說道,“來,聽我的!”隨即站起來吟道: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嘿,這個好玩,我喜歡!”騰小追沒見過這樣寫詩的,感覺很新奇,“這也太不正經(jīng)了!這是詩嗎?怎么像順口溜、打油詩?”
“詩就應(yīng)該正襟危坐、一本正經(jīng)?”李白不同意騰小追的說法,“本來我們的煩惱和苦悶就夠多了,我們自己不去掙脫束縛、笑對人生,豈不要憋死?”
“這是一篇游戲文字,你沒看題目里有一個‘戲’字嗎?”范十對騰小追說,他指了指桌上的飯菜,“吃膩了大魚大肉,就想吃點時鮮果蔬,我看這篇東西挺好!”
“你們不知道,李十二這是在嘲諷我呢!”杜甫笑著說,“他說我在大太陽底下戴個破草帽,骨瘦如柴,就知道苦苦吟詩,像個窮困潦倒的書生。”
“可是我從這首詩里看到的是關(guān)心,”騰小追對杜甫說,“好像是說你太瘦了,作詩不要太苦,要注意身體。”
“小追說得對。詩又不當飯吃,何必苦了自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李白說,“如果說有嘲諷的話,那也包括我自己。我們都作詩,有時作起詩來真是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結(jié)果就是‘太瘦生’,你說這又有何用?還不如忘掉煩惱、及時行樂!”
“哎,我突然有了一個生財之道!”騰小追沒頭沒腦地說。
“生財之道?”李白以為騰小追又在搗鬼。
“我們那里許多人都在為發(fā)胖煩惱,都在想盡各種辦法減肥。如果像你們說的吟詩能讓人消瘦,那就是一個生財之道啊!你們好好總結(jié)一下,去申請一個專利,然后一推廣,保證掙大錢!”
“為發(fā)胖煩惱?還有這等事?”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唐朝人可是以胖為美呀。
“有啊!減肥是我們那里最吸引人、最火爆的一件事。如果有好的減肥方法,肯定會受歡迎。你們這個方法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作詩減肥法’!又高雅又賺錢!”
“好像不行吧,世上有幾個人會像我們這樣苦苦吟詩啊……”杜甫認真地說。
“當然不行,小追這個小鬼頭總是胡思亂想、不著邊際,你要跟著他走,就掉溝里了!”李白指著騰小追對大家說,因為他最了解騰小追了。
“我這叫敢想、敢說!”騰小追笑著說,不過他也同意杜甫的說法,“嗯,也是……我們那里已經(jīng)沒幾個人寫詩了。”
范十端起酒杯提議大家喝了一杯,對李白和杜甫說:“你們之間的贈詩,互相勸勉,互相提醒,體現(xiàn)出兄弟間的關(guān)愛之情。總結(jié)起來就是:李十二不要沉迷于求仙訪道、痛飲狂歌,要振作起來;杜二不要執(zhí)著于嘔心瀝血、苦吟成詩,要注意健康。你們這對相差十一歲的朋友,志同道合,情同骨肉,令人感佩。”
聽說李白和杜甫相差十一歲,騰小追問道:“那肯定是李大杜小了?”
“對。”范十答道。
“可是看這兩首詩給人的感覺卻恰恰相反,感覺應(yīng)該是杜甫比李白大十一歲。李白的詩更天真活潑,杜甫的詩更沉著老練。”
“嗯,是有這種感覺。”范十點頭同意。
騰小追進一步說出自己的感覺:“杜甫的詩太像詩,李白的詩太不像詩;杜甫的詩是素描,李白的詩是漫畫;杜甫的詩是正劇,李白的詩是喜劇。”
“什么漫畫、喜劇,亂七八糟的,沒聽說過!”騰小追說的有些名詞李白不太懂。
“這是我突然產(chǎn)生的一點感受……”騰小追說。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 ? ? ? ? ?目錄? ?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