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小視頻,采訪現在小學生對90后叔叔阿姨聽的歌有什么了解。
孩子們說:
“像那種鄉下的感覺……”
“我們聽的歌都是關于青春校園的,他們聽的都是情歌。”
“他們喜歡的歌手應該就是劉歡、韓紅吧……”
“90后聽的歌都太老土了”。
能忍嗎?當初天天被80后罵,現在被80后的孩子罵!
現在當老師的各位同學,暑假也快開始了,一定要好好想想如何科學的布置讓孩子們充實的暑假作業!
當然了,小歌姐姐也不是那么小氣的人,在報復完之后,今天,我們來聊聊對于00后很有實用性的話題:如何成為父母最寵愛的孩子。
都知道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了,很多家庭會選擇要個二寶,父母的愛再不能全部灌注在一個人的身上。雖然父母都聲稱自己的愛是公平、公正、公開的……但是人心本來就長偏了,父母又怎么會沒有偏愛呢?
不要欺騙自己了。作為獨身女,我也是要跟我媽搶我爸關愛,跟我爸搶我媽關心的心機孩啊。
現在的00后,很有可能以后要做哥哥姐姐的。如果你身處姊妹眾多的家庭,如何才能得到父母的寵愛呢?讓我們從一本書中來尋找答案!
這本書就是《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本雋永的經典小說,里面包含了對愛情、親情、友情的諸多探討,而女主角伊麗莎白的家庭是被剖析的最深的。
伊麗莎白的父母是一對非常具備普遍性的父母,個性突出、喜好分明,在孩子面臨毫不遮掩自己的偏愛,且不自知。
在第二章中,5個女兒中的4位都正式登場了,并且清清楚楚的寫出了他們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揭示了如何讓父母偏愛的小秘密。
1、學習父母引以為傲的優點
父親最看重伊麗莎白
貝內特先生對伊麗莎白的偏愛,在第一章中就已經很明顯了,他曾開玩笑說,賓利隨便娶哪個女兒他都會同意,但他要為莉齊多美言幾句。
在第二章中,看到伊麗莎白在裝飾帽子,他又說:“我希望賓利先生會喜歡這頂帽子,莉齊。”
在貝內特先生眼中,莉齊聰明活潑、富有見識,他看待她如同是年輕時的自己,在伊麗莎白和達西訂婚后,貝內特先生反復的警告她,確定找到了能讓她高看一眼的男人。
并說“別讓我傷心地看著你瞧不起你的終生伴侶。”這句話,就像是他要說給年輕的貝內特先生聽的,那個瞧不起終生伴侶的人正是他自己。
在電影版中,貝內特先生甚至夸張到哭著說,“我本以為沒有人能配得上你。”可見這位父親的偏愛程度。
英劇中的伊麗莎白和達西
母親的最愛是莉迪亞
莉迪亞很像她的媽媽,天真浪漫又無知無畏。
貝納特太太愛人的方式不是看重你,而是縱容你。她對莉迪亞最大的期望是希望她能快樂。
只要莉迪亞快樂,她就可以早早出來社交,可以整天追著軍官瞎胡鬧,可以找個情人私奔。
再想想她對伊麗莎白,拒絕個求婚她就嚷著要斷絕母女關系了。
莉迪亞在書中是個傻乎乎的反面角色,但拿到現在這個時代看,她的行為談不上出格,喜歡去夜店、可能同時跟好幾個男孩子曖昧,對愛情義無反顧……
這在曾經的保守時代會壞了一個女生的名節,現在她可能成為一個網紅,開淘寶店,玩直播,甚至認識王思聰。
2、不當某某第二
伊麗莎白和莉迪亞在家中還有兩個“近似值”,瑪麗和基蒂。
愛好閱讀的瑪麗有點像伊麗莎白,但又很不同,莉齊頭腦機靈,而瑪麗過于的呆板,讓人覺得無趣。
貝納特先生諷刺起瑪麗來,也是妙的很:瑪麗,我知道,你是個富有真知灼見的小姐,讀的都是鴻篇巨著,還要做做札記。來,說說你的想法。
他明明知道瑪麗說不出什么來。
基蒂則是莉迪亞的跟屁蟲,一心向莉迪亞學習,卻沒有學到最精髓的放蕩不羈愛自由,只學會了瞎胡鬧。
3、不做老大
五姐妹中,最完美的大姐在第二章中壓根就沒出現,去哪兒了?可能大姐一直坐在一旁,只是沒有加入到談話當中。
她可能在默默的做著手工,傾聽一家子吵吵鬧鬧,淡淡的微笑,這就是家中的長姐風范。
大姐聰明、善良、美麗,父母對她都很寵愛,為什么都不是最愛呢?
生孩子就像買彩票,誰也不知道抽出來的結果是什么。如果,第一張抽中了10萬,那么就給了他們再中100萬的奢望。真中了100萬,還好,當然更愛100萬,萬一沒中,還要怪罪當初沒中這10萬就好了。
而且,父母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要靠回憶他們的嬰幼兒時期來激發,回想他們曾經怎樣教會她牙牙學語,又是如何把她背上肩頭轉圈圈……多么美好的記憶。
老大的童年,顯然是讓年邁的父母最難回想起來的。
所以啊,縱然大姐再好,再完美,論起偏愛,也只能是父母心中的第二名了。
說了這么多,希望真的有小學生能看到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