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準備加入天山讀書會是毫不猶豫的就開始動筆寫申請。一開始我們上課的地點在教學樓大堂最邊上的靠近美術館的一圈沙發上,楊楓老師很自戀的做在了一個身后自帶光效的地方坐下,不過有一次我們搶了他的位置以后,我們就換了一個地方上課,移到了休陽故址的側園,從不知是西北角的門還是東南角的門,反正一個側門進入,有一個曾經是KTV的房子,現在改裝成了據陳校說是老師休息的地方,樂隊排練的地方,現在我要外加一條,還是天山讀書會的教室。
當初以為世說新語這本書很難(以為比我們現在上課學的難)結果并不是這樣的。一開始報天山讀書會是帶著更上一層樓的心態去的,不過發現,樓確實在上,不過很慢。
世說新語的開篇是德行,在大標題下有一些小字。
? ? ? ? “一定的道德觀念,往往決定著人們的言行。本篇從不同方面反映魏晉時期的道德觀念,如忠君尊賢,侍奉父母,這些都是立身行事的基本準則。
? ? ? ? ‘孝’,和敬老尊賢密不可分,這是社會的基礎,篇中從多方面宣揚孝道,甚至夸大了她的感染力,不但能感動冥頑不靈者,還能驚天地而泣鬼魂,于冥冥之中讓孝子得到善報。
? ? ? ? 魏晉名士對于個人的修養,十分注重。比如要謙虛謹慎,喜怒不形于色;生活要儉樸,為官要清廉不汲汲于名利。在人際關系上,提倡慎于待人接物,不輕易褒貶。”
魏晉的人特別看中德行。也特別注重孝道,記得有一篇是說,一個人因為做官做人很得百姓知心,后來鬧饑荒,百姓每個人家都要他去吃飯,他就帶著兩個小孩去,人本家說不過吃,他就不帶了,但是每次吃飯都塞得滿腮幫子都是,然后帶回家吐出來給兩個孩子吃,后來這個人死了,他帶的有一個孩子就辭去官職,回來守孝,守靈,三年,不是親生的孩子。
還有一個人待他的后母很好,他家有一棵李子樹,后母愛吃李子,他就守著樹,不讓別人采,半夜下雨,他就抱著李子樹,不讓果實掉下來。有一次他后母想殺死他,結果剛好他起來上廁所,結果沒殺成,但是事情已經暴露了,所以,第二天他就去請他的后母殺了他,他的后母終于被感動了,和他和好了。
還有……
自己去看吧,關于德行,一個人的德行跟重要,放在現在說其實就是你心中的道德律。記得康德有一句話說:有兩樣東西我越看越覺得他們神圣,一是我們頭頂的星空,還有就是我們心中神圣的道德律。
道德人格圖譜上寫過好幾層次的道德,你在哪一層,他們在哪一層?
附陳校語錄:
堅決做一個守護者,
努力做一個創造者,
絕不做一個破壞者。
The? end
圖片皆來自于越然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