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時間管理感興趣,但又沒有太多精力去啃那些大部頭的著作,那就花1-2個小時時間,研讀下吉姆·蘭德爾所著的《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吧,這本書只有薄薄的100多頁,圖文并茂,是我見到過的最簡單有趣的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籍了。
吉姆·蘭德爾在該書的導言中說,他已經閱讀了大約100本(篇)關于時間管理的書籍和文章,結果發現,幾乎所有著作都大同小異。他認為,有關時間管理的原則,你需要知道的大約只有50條,一旦你了解了這些原則,也就了解了關于這一主題里所需要了解的一切。
讀完這本時間管理小冊子,我結合自己的觀察和體會,提煉了8條簡單實用的時間管理原則,與你一起分享。
1.對時間的流逝保持高度敏感。
時間是一種快速移動的資產,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這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真正意識到時間飛逝并善待它的人并不多。
讓我們做個小測試,請你回顧下剛剛過去的72小時你是怎么度過的。可以參考下圖做個簡單分類,并把你在每個類別的活動上花的時間寫上去,看看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我們常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當你真正意識到你是如何支配時間的,你才有可能去管理好你的時間。
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時間記錄,建議你用紙筆或App(比如愛時間、aTimeLogger),先記一星期左右的時間日志。也許你不記不知道,一記嚇一跳,你原以為每天用來上網、刷屏、看電視的時間只有1小時,實際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2.設定目標和行動路線圖
只有當你確定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時,才能決定應該如何安排你的時間。如果你連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去、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都不知道,那你不必為時間的流逝而擔心。
目標設定就是在今天決定你6個月、1年或者5年后,你想要在哪里,想要做什么。目標設定應該具體、有時間范圍、現實,以及對你很重要。行動路線圖就是你要達到目標所要采取的步驟和措施。
舉個例子,如果你設定了讀書的年度目標是看完50本經典書籍,并寫50篇讀書筆記。那么,這個年度目標的行動路線圖就是每周讀1本書,平均每天讀書1小時或者50頁左右,每周末寫一篇讀書筆記。
只要你的目標設定和行動路線圖切實可行,半年、一年或者五年以后,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如果你不信,可以看一下《從學渣到學霸,距離其實沒有那么大》一文中Zino的律考經歷,相信會給你有所啟發。
3.在當下的滿足與犧牲之間進行選擇
你的時間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的時間可用,如何使用好這24小時,選擇權在你。
我在《聽說你有拖延癥?快來試試3R解決方案》一文中說過,從心理層面來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理性自我,一個是動物本性自我。追求眼前的快樂滿足,是人的本能;而推遲滿足感,是人的理性選擇。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在我看來,拖延的本質其實就是理性自我屈從了動物本性自我所致。
現在你需要做一個徹底的反省,你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你到底想要得過且過,做你現在馬上想做的事呢,還是為未來著想,做那些能讓你今后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事情呢?
只有你自己能夠作出選擇,沒有人能代替你。
有時候,選擇是很痛苦的。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必須戰勝這些痛苦。
4.將你的有效時間和精力匹配起來
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要求你把對時間的浪費降到最低程度,同時還要求將你的有效時間和你的有效精力匹配起來,也就是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去處理那些最棘手、最困難的任務。這樣,你將最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這便是有效的時間管理。
吉姆在書中向大家推薦了一本他認為極好的關于時間和精力分析的著作,這就是Jim Loehr 和Tony Schwartz所著的《全情投入的力量:管理精力,而不是時間,是提高效能和自我更新的關鍵》一書,中文版書名一般簡稱《精力管理》。
劇透下該書的核心內容。
5.精簡你的目標、任務和信息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欲望常常是無限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對自己的欲望和目標進行精簡,問問自己,到底最想要的什么?然后,集中你的時間和精力,向你最想要達到的目標進發。
許多人整天忙忙碌碌,但工作成效卻不高。這是因為你做的許多事情,與你要達成的目標之間并無多大關聯。
時間管理上有個二八定律,也就是你的80%的成就來自你20%的行為。如果你為了達到某個目標,同時在做5件事情,那你應該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或二個事情上。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太多的信息分散了你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要對海量的信息進行斷舍離,要學會丟掉沒多少用處的東西,只關注對你來說最有用的信息,并且對信息進行定期的整理、加工、輸出、歸檔,只有這樣,你的信息利用和時間效用才能達到最優。
6.做好每日清單
無論是遠期目標還是近期目標,最終都要落實到每日的任務清單上。
做好每日清單,首先要排定各項任務的優先次序。你可以參照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對這些任務進行分類。
許多人在制訂任務清單時,常常會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排序,而對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不予重視,結果每天忙忙碌碌,被動應付,無法掌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動權。
創建任務清單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在每天晚上或早晨制定每日的任務清單。任務清單可以寫在紙上,也可以記錄在印象筆記、滴答清單、奇妙清單等各類App上。當你看到清單上的一個個任務被你打鉤完成,你的心里一定會產生一種滿滿的成就感,也會越來越愛上富有執行力的自己。
7.專注于當下
什么叫專注于當下?通俗地講就是:走路的時候走路,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
但身處互聯網+時代,人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總想著同時處理多個任務,于是我們走路的時候想事情,吃飯的時候看手機,睡覺的時候思考問題。
這樣做,我們的時間管理效率真的提高了嗎?或者說,我們的生命質量真的提高了嗎?你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嗎?
專注于當下,除了不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還要盡量減少分心 ,排除一切干擾——互聯網、手機、電視等,把你所有的精力能量專注于你正在進行的某項任務和挑戰上面。如果在執行一項任務的過程中,突然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或靈感,你可以先記下來,但請不要拋下手中的任務不顧,去做另外一件事。
8.培養積極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幾天前,我讀了下面這則謎語,你不妨也來試一試。
“我們是你忠實的伴侶,我們是你最好的助手和最重的負擔。
我們完全聽從你的命令。你可以把一半的事情移交給我們,我們將能夠迅速和正確地把它們做完。
我們易于管理,但是你必須對我們嚴格要求。
教給我們你到底想怎么做事情,那么,幾堂課后,我們就會自動運行。
我們是所有偉大男士和女士的仆人——同時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奴仆。
我們不是機器,雖然我們同機器一樣精準的工作。
你駕馭我們的成果可能是利潤,也可能是毀滅——這對我們來說毫無區別。
訓練我們吧,嚴格要求我們吧,我們將協助你征服世界。讓我們放任自流,我們會將你毀滅。
我們是什么???”
我想你猜對了,我們就是習慣。
希望你能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時間管理技巧,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盡情享受習慣帶來的復利!
子諾不離原創文章,歡迎轉發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并簡信聯系獲得授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