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云“一念一世界”,我們檢討自己做錯事或做錯選擇時常說“一念之差”,心理學認為“你所看到的一切,是你的觀念在外部世界的映射”。
以上種種說法,都在解釋一件事,那就是內心觀念改變,你將看到或者說感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生活中的不幸,很多時候是概念不清和邏輯混亂帶來的,而生活中絕大部分煩惱都是自找的。有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雖不中聽,但卻大體是對的。
以前我對生活總是充滿了抱怨,常常有不開心的事情,總是感覺身邊充滿了不靠譜的人,但是最近一年,我抱怨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因為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我越來越覺得每個人都有閃光之處,不必時時看到人短;凡事皆可為,只要你想,總可以推動哪怕一點點改變。
現在我不再去說“沒辦法”、“煩死了”、“我也不想啊”這樣的話,因為這樣說等于在承認自己無能為力。
只要用心,你總能找到“辦法”。
只要勤于思考,你總可以找到煩惱的根源,從此或改變觀念,或改變現實。
只要仔細分析,你其實可以發現,每個問題的發生都與“你”有關,哪怕是遇到不可抗力,你也并非無能為力。因為事情本身不會帶來問題,應對方式才有可能帶來問題。
記得丘吉爾曾經說過,原話記不清楚,大意如下:
面對強敵追擊,與其苦苦逃亡,不如轉過身來,舍命相搏。
把屁股留給敵人,只能任人宰割;迎面抵抗,還有一絲生機。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句話:逃避問題,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為問題,從來不會自動解決。
一“念”之差,地獄可以變天堂;一“念”之差,天堂可以變地獄。這就是“念”,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卻充滿能量。